通 讯 员 雷林宸
1月18日,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团队成功为一位86岁高龄、患有子宫脱垂IV度、阴道前后壁脱垂IV度且合并多种严重内科疾病的老奶奶实施了手术治疗。手术历时40分钟,过程十分顺利。目前,经过妇科团队的精心护理,老奶奶康复出院。出院前奶奶开心地拉着医护人员的手合影留恋,还学着护士长对着镜头比心。在场的其他病患和家属笑称,奶奶的笑容比十八岁的少女还灿烂。
多子多福老人的难言之隐
据了解,这位老奶奶是衡阳南岳人,生育了11个孩子。或许在众人眼里,这位多子多福的老奶奶应该沉浸在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里。殊不知,多次孕产的经历也让老奶奶吃尽了苦头。
20多年前,奶奶便发觉站立时就会从阴道内掉出一个“小尾巴”,软软的,卧床休息后这“小尾巴”又回去了,反反复复,虽有不适,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妇科方面的问题一直讳疾忌医,也不好意思跟孩子们说,觉得忍忍就过去了,一直没有就诊治疗。
直到近年来,由“小尾巴”带来的苦恼越发地严重起来,下腹胀痛、小便困难,走路时“小尾巴”与大腿摩擦而产生的疼痛更是让她无法下地行走。家人不忍心看到老人成天坐在床上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的样子,决定带着她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到院后,妇科主任伍菊花接诊了患者。
大医精诚 一解患者多年的苦恼
经检查,老人患有子宫脱垂IV度、阴道前后壁脱垂IV度且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血管超声检查发现其不仅患有动脉硬化,且双下肢的血管壁还有斑块形成。如果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效果较差,症状很难得到缓解。但如果手术,86高龄、20多年的病史、血栓等多种并发症,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可想而知。伍菊花将病情和治疗方式的利弊等情况详细地和家属进行了沟通。家属坚持手术,并愿意承担一切风险。
带着这份信任,伍菊花决定为了奶奶晚年的生活质量搏一把。随后,她邀请了医务部、麻醉手术科、妇产科ICU的专家们进行会诊,为患者制定了详细、周全的诊疗计划。
1月18日上午,在各科室的通力协助下,手术顺利完成,老人的“小尾巴”回去了。安返病房后,从翻身擦洗、拔出尿管到喂药进食、下地行走,妇科护理团队给予了老人细致、温馨的呵护,帮助其规避了便秘、褥疮、血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得以康复出院。
子宫脱垂 产后和停经时易发生
为86岁高龄且合并多种严重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成功实施妇科手术,这在我市实属少见。在为老人的手术成功感到高兴的同时,伍菊花也呼吁广大女性朋友,重视盆底功能筛查,尤其是产后的新妈妈们要注意。
盆底肌就像一张“吊床”,盆腔里的器官都牢牢地被拖住,才不会让这些脏器在你跑步、咳嗽时掉出来,而妊娠、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漏尿、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受损的症状。
而导致子宫脱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产伤是首要原因。比如生产时间过长、难产,容易损伤盆底肌肉和韧带;月子里过早下床做家务,或者过早负重劳动等。上文这位86岁的老人便是如此。生育过11个孩子的她,当时产后还得经常下地干活。
停经是一大诱因。子宫脱垂发生在绝经后者约占2/3。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不足,使具有激素依赖性的生殖器官和组织开始萎缩、退化,盆腔肌肉弹性下降,支持子宫的韧带松弛,结果使整个盆底肌肉变得软弱无力。
长期腹压增高是一大因素。如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长期负重劳动、经常性地作用力不当的运动和腹腔长有肿瘤等都能引起腹压增高,促使子宫下移。
生育后应早防子宫脱垂
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最有效方式就是盆底功能筛查。伍菊花建议,新妈妈们在产后42天及时进行盆底筛查,通过生物反馈精准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力量和纤维受损的类型,并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不同频率和力量的电刺激,进行生物反馈训练,从而唤醒受损的肌肉神经,增加盆底肌肉的弹性和力量。
早期发现盆底功能异常,早期治疗,恢复盆底肌肉的结构和功能,产后半年是最佳康复期,越早治疗,恢复越快越好。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盆底及产后康复中心于2008年2月成立,并于2019年被评为湖南省盆底疾病诊治中心。该中心在衡阳市率先开展了妇女产后全面健康恢复项目,利用PHENIX-U2进行盆底肌肉检测,PHENIX-U4运用电刺激、场景反射、生物反馈技术指定治疗方案,结合中医药等方法极大提高了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阴道松弛治愈率,明显提高了患者性生活质量,降低阴道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的发病率,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该院还成立了盆底手术组,为重度尿失禁、重度子宫脱垂者带来了福音,所有与盆底相关的疾病均可在该院得到满意解决。
该院年均盆底疾病筛查3000余人次,盆底康复治疗1000余人次,治愈率高达90%以上。专家提醒,女性朋友对于盆底疾病不需要再紧张和害怕,该院可根据每位患者情况提供个性化预防+治疗,一解难言之隐,恢复女性魅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