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2年的今天,北斗系统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6年后的今天,北斗系统面向全球开启服务。”冉承其表示,目前,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和地面系统工作稳定,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系统性能满足预期,具备全球服务能力。
同步发布的新的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2.0版)显示,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为:系统服务区:全球;定位精度:水平10米、高程10米(95%置信度);测速精度:0.2米每秒(95%置信度);授时精度:20纳秒(95%置信度);系统服务可用性:优于95%。
冉承其表示,其中,北斗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定位精度为水平5米、高程5米(95%置信度)。“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截至2018年12月,北斗系统在轨工作卫星共33颗,包含15颗北斗二号卫星和18颗北斗三号卫星。冉承其介绍说,2019至2020年,我国还将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在巩固亚太区域服务同时,还将进一步提升全球服务性能。
根据计划,我国将于2020年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2035年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成果,北斗将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冉承其说。
今天,你“北斗”了吗?
作为一名在印尼销售卫星导航应用设备的代理商,杨经理每天都很忙,不断有客户向他咨询北斗系统。
“北斗系统在印尼很受欢迎,”杨经理告诉记者,北斗系统提供的服务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尤其是动态定位与测量服务。比如给城市中两座高层建筑中的移动物体定位,北斗系统更棒。所以,他卖出的北斗产品数量年年增长。
2017年11月,北斗三号系统拉开全球组网序幕,2018年11月,基本系统完成组网建设。该系统副总设计师谢军说:“在正样设计之初,北斗三号就把服务精度设计目标,对标第三代GPS及伽利略系统设计指标。”
北斗迈出一大步,让世界各国从此多了一个选择。
注入新动力
愿与各国共享北斗成果
在北斗三号系统开通全球服务前,北斗二号系统亚太区域服务应用产品就已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缅甸的土地规划、河运监管,老挝的精细农业、病虫害监测,到文莱的都市现代化建设、智慧旅游,中国北斗系统已大显身手。
这些年,北斗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
——2014年6月5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提出北斗系统落地阿拉伯项目的倡议。
——2015年5月8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北斗和格洛纳斯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
——2018年4月10日,中国北斗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GNSS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总部举行揭牌仪式。
不断探索与东道国开展合作的模式,让北斗走得更稳更远。通过合作建设基准站、联合技术研究、联手产品开发、合资推广应用、人员培养交流等, 北斗之光在全球越来越“亮”。
翱翔星空,共促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大发展
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促进全球导航系统发展,北斗系统发展永无止境。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沈军介绍,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下,目前已成立中俄卫星导航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委员会,持续协调、促进、发展两国卫星导航领域合作。
沈军说,中俄双方开展的合作包括导航系统兼容与互操作、监测评估联合应用等多个领域。具体开展的项目包括卫星导航系统时间比对、卫星导航应用芯片研发、农业自动化驾驶等。
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与格洛纳斯论坛”联合会执行主任弗拉基米尔·克利莫夫对记者说,格洛纳斯与北斗两大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兼容,协调运作两个系统有助提升卫星导航信号的质量,提高导航准确性。
信号好、精度高,北斗将会给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相关专家介绍,北斗在赤道上空地球静止轨道上布有多颗高轨地球同步卫星,对东南亚这样的低纬度地区而言,北斗抗遮挡能力强,因此信号接收质量更好。
按计划,北斗三号将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全球组网,30多颗星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更高质量服务。届时,北斗系统必将以更加完美姿态拥抱全球,造福全人类。
科普1:北斗有特色
北斗是一个提供全球服务的系统,现在全世界一共有四个系统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以及中国的北斗,这四个系统在覆盖范围、系统性能上是相当的,中国的北斗有自己的特色。除了提供全球服务以外,北斗继续保留了传统的特色服务:短报文和位置报告。而且还大大提升了这样的功能性能,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把导航和通信技术在一个系统中实现。这个特色服务是其他三大系统不具备的。此外,北斗还采用了很多新兴的技术,比如构建了天上卫星之间互相联系的星间链路系统,这项技术使所有北斗卫星连成一个大网,每颗星之间可以“通话”,可以测距,一星通、星星通,使卫星定位的精度大幅度提高。另外,各个卫星的星载原子钟之间可以同步走,也就是提高了整个导航系统时间同步的精度。
科普2:如何用北斗
不少普通用户会有疑问,如何才能用上北斗导航系统,哪些手机产品会支持?其实我国从建设北斗导航系统以来,便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理念,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是互相兼容、互相补充的,因此普通用户在日常生活进行位置定位时,通常都是由GPS、北斗等多个导航系统同时发挥作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位置的精确度。所以,大家也不必过于较真自己究竟是用的哪一种卫星导航系统。
而对于一款普通智能手机而言,能否支持使用卫星导航系统取决于手机本身的硬件芯片,与高德、百度地图等软件无关。截至目前,包括高通骁龙、联发科、华为麒麟等移动芯片均已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日常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而唯一不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则是苹果A系列芯片,也就是说iPhone设备无法使用北斗。这是因为早期北斗系统发展还比较不成熟,无法提供全球服务,苹果因此并未加入支持行列。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