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隆重举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隆重举行~~~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隆重举行
以国之名 永远铭记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的悼念活动上,来自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敬献火烛。
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的悼念活动上,武警战士和学生代表一起敬献鲜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悼念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18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出席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馆集会广场庄严肃穆,现场国旗下半旗。广场西侧的“灾难墙”上,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8000余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解放军仪仗大队18名礼兵齐步行进至公祭台两侧伫立。

  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军乐团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同一时间,公祭现场和南京全城拉响防空警报,汽车停驶鸣笛,行人就地默哀。

  默哀毕,在军乐团演奏的《国家公祭献曲》的旋律中,解放军仪仗大队礼兵将8个花圈敬献于公祭台上。

  之后,王晨发表讲话。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缅怀同中国人民携手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献出生命的国际战士和友人,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王晨指出,在这庄严的时刻,可以告慰遇难同胞和抗战先烈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王晨讲话后,81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伴随着3声深沉的钟声,3000只和平鸽展翅高飞,寄托着中华民族对死难者的追思和对和平的无限期许。

  国务委员王勇主持公祭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和中央军委委员张升民出席。

  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和东部战区、江苏省、南京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港澳台同胞代表,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遇难同胞亲属代表,国内外相关主题纪念(博物)馆代表,国内有关高校和智库专家代表,中日韩宗教界代表,驻宁部队官兵代表,江苏省各界群众代表等参加公祭仪式。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系列悼念活动已在全球各地陆续展开

  在此次国家公祭日前夕,一系列悼念活动就已经在全球各地陆续展开。在南京,从12月3号开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活动,陆续开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在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也在世界各地举行悼念活动。

  当地时间12月8日,由“美中和平友好促进会”“美国华人社团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南京大屠杀及珍珠港事件死难者公祭日悼念活动”,在美国南加州蒙特利公园市市政府广场“中美二战纪念碑”前举行。

  当地时间12月9日,加拿大首座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在多伦多揭幕。当地侨界,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加拿大联邦、省、市议会,以及犹太裔等其他族裔社区代表约千人出席纪念碑揭幕仪式。

  此外,在日本,为悼念大屠杀死难者并揭露侵华日军残忍罪行,近日,日本有识之士于广岛、大阪、名古屋等多地举办纪念活动,呼吁人们铭记历史、开创两国和平友好的未来。  

  首部国家公祭地方立法实施 为“精日”行为划定法律红线

  全国首部国家公祭地方立法《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昨天正式施行。条例分为国家公祭活动保障、国家公祭设施保护和管理、法律责任等7章45条内容,明确了国家公祭活动中相关部门、单位以及民众的具体职责以及保障措施。

  《条例》明确要求,举行国家公祭仪式鸣放警报时,除了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正在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就地默哀一分钟,其他机动车、火车、船舶等停驶鸣笛致哀一分钟。

  《条例》规定,举行悼念活动或参观国家公祭设施时,应真诚缅怀逝者,保持安静肃穆,不得亵渎、损毁国家公祭设施,不得身着、佩戴与国家公祭设施环境、氛围不符的服饰、图标,不得扰乱公共秩序等。

  除此之外,《条例》也对伤害民族情感的“精日”行为划定了“法律红线”:禁止歪曲、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等言论;禁止在国家公祭设施等地使用具有日本军国主义象征意义的军服等道具拍照、录制视频等;禁止侵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幸存者的姓名、肖像等合法权益。

  新闻链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部分文物史料公之于世

  民间收藏家张广胜先生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偿捐献的10余件抗战文物在公祭日前后公之于众。

  这些文物包括他收藏的日军支那事变纪念章、日军文具、步枪子弹壳、军用水壶,以及日军南京战斗详报、军队手谍、支那事变画报、日本国旗等文物和史料。

  其中一份长约26厘米,宽约18厘米,共计70页的南京战斗详报,里面记载了南京城内外重要建筑地点及日军炮兵向南京城内市政府、武定门、雨花台、赤色塔、白色塔等进行炮击的作战地图,是日军进攻南京的原始军事史料。

  史料从第三页开始内容为战斗前行动概要、战斗前彼我形势概要、战斗影响天候、彼我兵力、战斗经过、战斗成绩、死伤表、俘获表、武器弹药损耗等详细记录,全面记载了侵华日军野炮第一百二十联队第二大队在大队长清水茂少佐率领下,于1937年11月15日在上海随同联队主力经过“宜兴、徐舍镇、湖洲、溧阳、将军山”等地,一路激战,于12月11日下午2点20分到达南京东北地区的牛王庄高地,在12月12日至13日,配合日军第114师团在突破雨花台我军的防守阵地后,冲进南京城内对我军民进行追击、扫荡,开始了近40天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滔天罪行。

  在另一份史料,即由日本大阪每日东京特派员摄影、大阪市株式会社、大阪每日新闻社石元博编辑印刷的支那事变画报中,记录了日军占领紫金山、中华门等内容,刊登了100余幅日军占领南京并在南京附近激战的历史照片。从日军所谓的赫赫战绩中,能够看到当年南京保卫战的激烈与残酷。

  综合新华社 、《法制晚报》消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以国之名 永远铭记
05
衡阳晚报版面五A05以国之名 永远铭记 2018-12-14 2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