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书出《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旧说枭为恶鸟,生而食母;獍为恶兽,生而食父。如此忘恩负义之徒与狠毒的人,埋伏在一个成语里面竟多达千年的时光吗?可就在我们解读该成语之时,身边又有忘恩负义之辈鱼贯而出,那份恐怖,又何止让全身的鸡皮疙瘩生生地掉了一地?
恐怖之余,对于忘恩,我们还可去这样无奈地加以理解。因为从字面上看,“忘”字,有亡心之意,说明一个人的心死了,只是躯壳仍在行走而已。一个人的心死了,可以认为其因某种意外而失忆、或酒精中毒烧坏了脑神经、或他本身就是一个“天才”的艺人,灵魂已经注销而把恩忘……面对如此林林总总之辈,他是真忘还是假忘?无可考究!他的真与假,如同一根针落入大海,还有必要去抽干海水来寻找答案吗?就算抽干拿出让他辩认,他酒精烧坏了的脑神经又曝一句“牛屎泥墙上都画着酒仙”呢,那将是何等的尴尬呀!且,还有许多大度之君,还不需要你记住他给予你的恩呢!
但对于负义却完全不同。一个负字,它有着很浓的主观色彩,有利益驱动和挖空心思埋害、做局之意。负与忘字不同,你可能因为以上所列的种种“原因”,可能会忘记父母、兄弟、朋友之恩,但是不能主观地去有意辜负对父母的赡养之义、兄弟朋友的帮衬之情。负义的这个过程,是要经过一番心路较量后才可能得以呈现的,它需要近乎无耻的背弃、违背等一系列个人主观的举动。看负心郎陈世美的内心龌龊阴狠,他负义的前提是因为当时还有一颗“心”在。只不过,他的那颗“心”是安放在获取更大爵禄之上。可以想见,当时的陈世美在这份诱惑面前,他的思想斗争不亚于一场孟良崮战役。他的不归路,最终就是断在一个负字上。
忘恩,是人心亡了的借口,我们无法过多指责,你可以说是自己的“心事”。就像农夫和蛇的故事,如蛇醒来就走了,忘记说了声谢谢,那么我们只能认为这条蛇是条忘恩的蛇了。可没想到,它反而咬了农夫,这就是典型的害人之“心”的负义了。
如若忘恩,也切不可去负义!“色字头上一把刀”,君不见,“负”字头上也有一把王五的大刀在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