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最近做了一个报道,名为“考上北大,然后呢”,从“工地上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谈起,关注底层学生进入北大后的经历,揭示再好的大学都许诺不了一个美好前程,“同学仍须努力”。
1.考上北大之后怎么办?答案很简单,继续依靠自己,就像之前一样。任何一个有出息的北大人,不论家庭出身如何,都不应该拿社会因素为自己找原因。北大不是“上流社会”的培养皿,北大人应该以把社会分为“上流”“下流”的观念为耻。它只是一所学校而已,而学校是用来学习的。认识到这一点,便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培养学习的能力比掌握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大学不是奋斗的终点,这本是常识。同学,你才18岁。大学是一段奋斗的结束,更是另一段奋斗的开始,而后一段才是最关键的。因为之前的跑道是固定的,现在你在开跑之前,要先自己挑选跑道。人生是一场长跑,不要拿出国、保研、毕业起薪这些“短期业绩”判定输赢。
——评论员 西 坡
2.无论上哪所大学,同学仍须努力。学校终归是学习的地方,如果怀着混文凭、“四年长假”的想法,“挂科”在所难免,“被退学”也不是传说。勤奋、成绩优秀、没有骄娇二气的人,在哪里都受欢迎、受尊重。懒惰、成绩糟糕、毛病多的人,往往不招人待见。对考上名校的学子而言,继续努力会使自己有更敞亮的前景,“喘口气,歇歇脚”没准会变成“龟兔赛跑”的那只兔子。
对进入非知名高校的学生来说,通过勤奋刻苦学习,也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有人后来考上名校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有人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为,无论拥有何种学历,处于何种岗位,努力奋斗才能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而且,“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评论员 蒋 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