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对到青岛旅游的北京8岁双胞胎姐妹在黄岛区某海滩失踪双双溺亡。目前,在事发海滩每隔数十米就有禁止游泳的提示牌,还有广播播放“水下有暗流,禁止下海游泳,注意人身安全”。但仍有不少游人带着孩子在这片海滩游泳戏水。
1.不知从何时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俗语,竟变得更像一种讽刺。就拿双胞胎溺亡悲剧来说,多数围观者还沉浸在悲伤和同情的氛围中时,竟有父母又带着孩子下到了海里,甚至工作人员在提醒他们时,还遭到了拒绝和排斥。甚至有家长称:“她们出事是因为孩子妈妈太马虎,哪有带着孩子还看手机的?你看我们,都牢牢拉着孩子的手,看孩子的时候,视线不可能离开一秒钟。”
只要牢牢拉着孩子的手,就一定安全了吗?未必。溺水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自以为熟悉水性、安全措施做得很好的。好比“海恩法则”所提到的那样,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悲剧的发生也是如此。一条条血的教训没能让人牢记规则,会有更多惨痛的事件发生。这才是悲剧的可怕之处! ——评论员 宋 潇
2.必须指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就算一些家长带孩子在危险地带玩耍没发生意外,但孩子看到“禁止”的提示,听见工作人员劝导,爸爸妈妈却置之不理,今后孩子是不是也会只要自己觉得“可以”,就不遵循其他规则?这样的“示范效应”,某些为人父母者想过吗?更重要的是,违规就会面临惩处,甚至会令当事人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
某些父母不要光为孩子在各种兴趣班、补习班上下“血本”,更应教孩子最基本的遵章守纪。当孩子知道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有了自律性,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双胞胎姐妹殒命是一起悲剧,某些人不吸取前车之鉴,仍没有唤醒规则意识,更是一种悲哀。
——评论员 蒋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