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面十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发声
别让假期游学“游”于表面
  暑假来临,让孩子参加海外游学或国内游学活动,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假期的选择。游学,既能旅行放松,又能学习新的知识,开阔视野,所以针对青少年群体假期的各种游学产品层出不穷。游学热本无可厚非,但游学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一些旅游平台与教育机构推出的游学产品有“游”无“学”,价格畸高,内容注水,加之家长之间盲目攀比,游学市场一片热闹的背后,质量令人担忧。

  1.游学应该注重深度的“学”,而非走马观花的“游”;游学产品不单单是旅游产品,还属于教育产品。高质量的游学产品,应配以专门的从业人员、专业的课程设计以及健康可持续的运营链条,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和教育资源。

  对于举办游学活动的机构来说,要科学、专业、深度地设计课程及行程,让参与者在旅游中获取知识,在学习的同时也收获身心愉悦。对于参与游学活动的孩子来说,游学是为了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增强与其他文化交流沟通的能力,而不应该成为盲目攀比和炫耀的资本。

  健康的行业发展期待井然有序的市场环境,需要成熟的行业规范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让游学回归本质、真正体现其自身价值,还需要更多理性思考和冷静对待。 ——评论员 徐 可

  2.朋友讲了一个例子,他家孩子所在学校今年也组织了游学,分国内和国外,国外好几万,国内也要四五千。对于不少家庭来说,实是不小支出。很多家庭不愿意、没能力,但老师一呼吁,孩子也想参加,也是源于一种跟风。

  如果没有学校力量在背后推动,游学市场真会这么火热吗?游学中大量出现学校领导和教师身影,需要承担费用吗?很多游学其实就是旅游,且其费用远远高于一般旅游。

  游学当然有其意义所在,但对其作用也不要高估。游学需要不菲的费用,而当有学校力量参与其中时,就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太好的联想。更重要的是,游学以学为前提,不应该有“游”无“学”、重“游”轻“学”,不能成为升级版特别是暴利版的旅游。

  ——评论员 毛建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为何丢椅子总在服务窗口的外边?
申遗成功意味着保护更需“加码”
重拳整治乡村非法医疗广告
说道说道
别让假期游学“游”于表面
衡阳晚报版面十一A11别让假期游学“游”于表面 2018-07-10 2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