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荷叶田田
  雁郊原乡

  陆亚利

  老家门前町地势低平,铁路自西向东,跨过门前河,从町中间高高穿过。上世纪三十年代取土修筑铁路,两侧各留下二三十亩水面的河堰。日深年久,水涨水落,积淀厚厚的淤泥。不知何年,植入莲藕,河堰变作藕塘。藕节挖不尽,水暖叶自生。不必施播藕种,河堰蔓生莲藕。每当开泥盘藕,我不曾独独沉浸于队里百担鲜藕的收获,总是怀念满塘荷叶的妙曼。

  清明谷雨时节,和风细雨唤醒遍地青草,纵容油菜花与草籽花争奇斗艳,满坡满垅五颜六色,抹浓仲春的生机。繁花迷离晃眼,花蜜应接不暇,蜂蝶无所适从。燕子轻快翻飞,早已剪开枝头的绿叶。布谷鸟卖力啼叫,急切催促人们闹春耕。队上安排劳力,砌高堰闸木条,蓄水备耕。微风吹褶岸柳的倒影,把阳光揉进水底。老藕的顶芽耐不住温热,拱起淤泥,吐出细软的钱叶,蒙在水里,伴随水草漂移摇曳。不几日,浮叶迅速萌发,如零星的绿色圆碟,贴附在水面。叶面几滴水珠,晶莹地闪着水银般的光泽,随着水波的节奏滚动。

  小满前后,潮暖的南风加热藕塘,小鱼和迟到的蝌蚪结伴,在温热透亮的浅水游弋。藕鞭伸展,生发满身细嫩毛刺的茎秆,支起斜卷的立叶。立叶像被风翻卷的嫩绿小伞,羞涩地撑出水面。蜻蜓立在叶尖,对着倒影打量修长的身姿,时不时冲向水面,点染出几道水波纹。连日吸纳阳光,伞面渐次张开,延展成托盘形状,怯怯地亭亭玉立。河塘缀满初荷的倩影,扰乱翠鸟紧盯鱼虾的视线。

  暑日骄阳似火,一把把蒲扇大小的荷叶伞,由岸边向塘中央蔓延,高低错落,慢慢挤满荷塘,如绵软的巨大绿毯,严丝合缝覆盖水面。晨风轻拂,清冷的露珠贴着墨绿的荷叶,滴溜溜滚动。风儿不小心使了一点力,露珠似多米诺骨牌渐次跌落,由近及远,发出一阵阵急雨的噼噼啪啪声。艳阳吸干朝露,灰白的叶脉恰如玉纹,将荷叶装点出墨玉的质感。风儿吹拂,荷叶裙边翻飞,墨绿浅绿交织的绿浪,随风奔涌。田田的荷叶摩挲挤擦,抚动曲苑风荷的琴弦,飘溢沁人心脾的荷香。一场大雨袭来,雨滴噼噼啪啪,溅起水乐的欢快韵律。荷塘雨雾氤氲,湮灭远处的荷浪,仿佛一位荷花仙子隐藏着,等待托身荷花,绽放纯洁与美丽。雨过天晴,风止树静,阳光清丽,叶盘积滞温润的水珠,等待风儿摇落急雨的韵律。

  几日未到藕塘边,荷花终于不期而至,仿佛一夜之间,躲避我们的目光,偷偷从水里冒出。带刺的粗硕茎秆,顶起一个枣核状花苞,鼓鼓囊囊蓄积着怒放的能量,点缀在荷的绿海里。炙热的太阳,抽取肥泥的精华,淬开花苞。纯白的、粉红的花瓣,呵护淡黄稚嫩的花穗,若隐若现印上绿毯。捉青蛙盘泥鳅的男孩子,折几皮宽大的荷叶,当作斗笠盖在头顶,喜滋滋地咧嘴笑着。折断茎秆,气孔里的藕丝牵扯出淡淡如紫罗兰般的荷香,掩盖着手上的鱼腥味。爱美的女孩,激将男孩子冒险涉水,摘上近岸几朵荷花。支到鼻尖嗅了又嗅,花香远比荷香委婉。斜在头上挪了又挪,变换花枝招展的臭美。觉着大而不当,亵玩一阵子,掰散一地的花瓣,任由风儿吹卷。茎秆守护花托残存的黄穗,静卧在路边的浅草里。

  微风掠过,荷花摇曳,似一个个圣洁的小精灵,纵情跳荡,激活荷塘的生机。蜻蜓盘旋在荷塘上,抗议印花绿毯遮盖点水的空间,好久不见栖落花茎的倒影。蜜蜂冷落岸边的丝瓜花、南瓜花,粘着一身黄色花粉,在朵朵莲花之间不停地转场。青蛙趴在衰黄的浮叶上,呆望高不可及的莲花,偶尔“咕呱”两声。妒忌蜜蜂的嗡嗡声抢过自己爱鼓噪的风头,它们很不耐烦地“咕咚”跳入水中。夜幕隐去莲花的倩影、荷叶的墨绿,青蛙“咕咕呱呱”闹响,盖过虫子的和鸣,得意荷塘夜曲主唱的荣光。风清月明时,月色隐去萤火虫明灭的绿光,泻在荷叶上,荷塘影影绰绰,弥散温婉的气息。

  “秋老虎”的热猛,挽留不住荷花的娇容,细小青涩的莲蓬隐匿于依旧墨绿的荷丛。大人吩咐我们小孩子摘些厚实的荷叶,晒干了,用作压盖甜酒缸、豆豉坛。我们搬来木脚盆,从洗衣码头划向荷丛。拨开挤挤挨挨的荷叶,水里悠然游动的小鱼惊跳起来。间杂的野菱角躲在荷荫下,静静开着小黄花。偶遇几株“鸡桃子”(芡实),漂浮油光带刺的叶盘,近旁钻出烛光状的蓝花。穿过密密的荷叶茎秆,毛刺划痛胳膊,留下一道道白痕。十个孩子九个嘴馋。摘取完荷叶,我们忘却不摘生莲子的承诺,一心想着尝鲜,偷偷摘几个莲蓬。上岸掰开蜂窝样的莲蓬,莲子上绿下白,生嫩生嫩。见一人分享几粒,蹙眉忍住苦涩,快意咀嚼生脆清香。几只麻雀“吱吱”飞落,啄开岸边扔弃的莲蓬碎片,歪头侧目,郁闷找不到一颗遗落的莲子,倏地飞走了。

  门前河的水道穿过荷塘,水深泥浅,闪出一条没有荷叶的水面,延伸到洗衣码头,那是我们戏水的乐园。一帮男孩褪下短裤,赤裸黝黑的身子,合拢双臂,跳下码头,钻进清凉的水里。打泡翘,扎猛子,踩水,打水仗,狗扒,花样百出。结伴游进高宽一丈多的铁路涵洞,故意“哦哦,哦哦”地尖声叫嚷。幽暗的涵洞中,“哦——哦——”的回声轰鸣,令人毛骨悚然。胆大的趁机高喊:“鬼来哒!鬼来哒!”回声愈加空灵幽冥,吓得大家一齐扭头回游。游在后头的人,呛着水哇哇大叫:“等下我!等下我!”游出涵洞,站立浅水,伙伴们笑呵呵地喘着气。回过神,几个水性好的,潜入荷丛,踩进河泥,探准一根藕节。大憋一口气,扎个倒栽葱的猛子,盘出禾镰把粗细的藕节。搓洗干净,一人掰一小节,叼在嘴里,游回码头。围坐码头两块宽大的石板,小脚踢着水,有滋有味地咬响嫩藕。

  因为水旱和灌溉,河水几起几落。丰水时,个头矮的后把叶,有的恰好平铺水面,引来青蛙打坐歇息,有的艰难竖起叶沿,抗拒水带来的窒息。枯水时的荷叶,犹如长柄绿伞,一把一把挨着站立。通了风透了气,吸饱光热,荷叶愈发宽厚墨绿,茎秆毛刺更加老辣。干河滚鱼的人们,不顾毛刺的尖利,抢着追捕一条钻入荷丛的大鲤鱼。荷叶震颤,泥浪翻滚,人声鼎沸。一身泥浆,隐瞒满脸满臂的刮痕。渔获颇丰,大伙全然忘却毛刺撕挂的疼痛。

  河水被秋燥抽空,荷叶一拨拨枯黄卷曲。采挖莲藕的男子们,盘开没膝的淤泥,探摸出一根根鲜藕,带泥呵护上岸。十数天,莲藕采挖结束,河水复归清澈,荷叶渐渐变成紫色,垂挂在茎尖。青蛙四散,或许去准备冬眠的洞穴去了。蜻蜓栖落残荷,欢快振翅,找回久违河塘的倩影。

  秋阳还有些暖意,一群大雁掠过荷塘上空。我站在岸边,凝望清水里的乌黑河泥,憧憬着来年夏天的田田荷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又见岘山
荷叶田田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荷叶田田 2018-06-11 2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