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

  说道说道

  1.最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一本《高中生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在社交网站上引起争议。该《读本》指出,心理学家认为女性的以下几种行为有性骚扰男生嫌疑,包括穿着暴露、肢体摩擦等。其中女性在公共场所穿着暴露,乃至衣不蔽体,是对男生的性骚扰。有网友称,这“颠覆了对性骚扰的认知”。

  提醒女生在公共场所注意着装,这点本无可厚非。但是认为女生“穿着暴露”“举止不端,或动作夸张,惹人眼球”是对男生的性骚扰,非但不利于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观,更是对女生正当权益的侵犯。女性穿什么,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就不能成为被指责,甚至被认为是对男生性骚扰的理据。而教材面对广大学生,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广泛影响力,在这方面需要更加审慎。希望教材编写的有关机构能够及时意识到问题所在,尽快予以修正。  

  ——评论员   梅   堂

  

  2.“郑州一家垂钓基地即将举办钓鱼比赛,以鱼身标号为依据,重奖路虎越野车(折合现金30万元)”一事经报道后,针对此类赛事是否涉嫌赌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辽宁警方以涉嫌赌博刑事介入查办当地此类赛事,更是引发震动和反思。

  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户外运动,社会需要的是积极健康的钓鱼大赛,是基于兴趣爱好的钓鱼大赛。比如,在竞赛规则上,一般以鱼的尾数或重量计分,而不是以鱼身上的标号计分。此外,奖金数额和奖励力度也不宜过大,比赛的组织者也应拿出一份明明白白的“账本”,接受监督。

  如此赌博式钓鱼大赛不仅会助长社会恶习,还会污名化垂钓运动。在苗头性问题出现后,警方的刑事介入及引起的震动和反思,是我们乐于见到的。为激发参与热情,给比赛增加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无可厚非,但不能没有底线。把钓鱼大赛和违法犯罪行为划清界限,让垂钓回归本性和初衷,这一点不该有争议。     ——评论员  陈广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西瓜足迹”火了 你的认真换不来真实
“刷脸住酒店”贵在提供了备选项
为前“国脚”卖樱桃叫好
要加大力度整治开车玩手机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 2018-06-05 2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