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实名制
解决建筑用工乱象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指出,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作业的建筑工人,应经过基本安全培训,并在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上登记。建筑用工企业应及时采集并上传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实名制基本信息,未登记且未经过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的建筑务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1.建筑工人实名制是双向严要求。一方面是对建筑用工企业的严要求,能够督促企业保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让他们把建筑工人由杂牌军发展为正规军。如办法要求,承包企业应在承接工程的项目部建立统一的建筑工人实名制台账。项目用工必须核实建筑工人合法身份证明,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工资发放方式,这样就有利于解决建筑工人被欠薪的问题。

  另一方面,建筑工人实名制也是对建筑工人的严要求。在以往,要成为一名建筑工人可以说门槛很低,甚至没有门槛。通过实名制,对建筑工人进行严格管理,规定没有经过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的建筑务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此举有利于提升建筑工人职业素质,营造良好的建筑市场用工环境。

  ——评论员   戴先任

  

  2.从长远看,建筑工人实名制还应承载更多权益保障,成为消除城乡差别、体现社会公平的城市标签,承载更多的城市福利与人文关怀。比如,将建筑工人实名制,与落户、就业、就学、住房、养老、医保等福利和社会保障挂钩,使其成为享受公共服务的必要条件。特别是,要将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不歧视,多关爱。让他们分享城市公共福利和发展成果,从实名制中真正得到实惠,进而使公民拥有理想化的迁徙自由。让他们走到哪里,就能在哪儿自由定居,享受当地的公共服务,从制度上给他们以心理认同和归宿。

  ——评论员   张西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用实名制 解决建筑用工乱象
“如厕假条”凸显管理无方
“绿军”大胜:颠覆东部格局的开始?
清除涂鸦墙,净化城市文明空间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用实名制
解决建筑用工乱象
2018-05-16 2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