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城市地下管线装上“身份证”
  国产先进电子标识器研发成功:

  为城市地下管线装上“身份证”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血管”,一旦出了毛病,如何精准定位?日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成功研制一款先进电子标识器,打破国外垄断,可为地下管线每个节点装上电子“身份证”。

  随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地下管线日益成为连接城市命脉的“血管”。203所硬件产品设计师王旭告诉记者,作为隐蔽工程,地下管线的维护维修十分麻烦,由于地貌的变迁和地上标志物的更改,施工前根据以往的施工图纸很难找到管线的全部具体位置,这给管线的维修施工带来不小困难和风险。为地下管线装上电子标识器,等于让不会说话的它们也有了易于辨识的“身份证”。

  203所智慧管网项目负责人刘伟介绍,由于电子标识器与管线相对位置固定,几乎不随地貌变迁,利用电子标识器探测仪找到电子标识器所在地,随之就能找到相应管线的位置。通过射频通信识别芯片,能获取管线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码,当中存储了管线的相关信息,包括材质、类型、权属单位、铺设年代等。

  “不起眼”的电子标识器,可以随着市政施工埋入地下,也可以在已经完成建设的管线上方进行增补安装,完全不会破坏路面基本情况。“它无源、无污染、使用时间长,能对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了如指掌。既避免了大兴土木,又提高了地下管线的使用维护效率。”刘伟说。

  据悉,通过电子标识系统的建设,地下管线数据的准确性可提升至96%以上,开挖事故率降低45%到50%,管线维护维修开挖地面面积降低60%到65%;通过整个管线监管系统的建设,地下管线监控率达到100%。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歼-10C开始担负战斗值班任务
为城市地下管线装上“身份证”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350万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为城市地下管线装上“身份证” 2018-04-17 2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