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美兰
近期,我市百日咳疫情较往年有所上升,引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度关注。疾控专家调查发现,我市百日咳患者多为婴儿,部分患儿因肌张力高或其他疾病未及时接种百白破疫苗而得病。专家提醒,百日咳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6月龄以下婴儿,新生儿亦可发病,请广大家长相互告知,在儿童满3月龄时及时接种百白破疫苗予以预防。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接触病原7—10天后,病人出现低热、咳嗽、喷嚏、流泪和乏力等,类似感冒症状,开始为单声干咳,退热后咳嗽加剧,夜晚咳的特别严重,通常接着是呕吐,这时候的传染性最强,若未及时治疗,可出现特征性、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痉咳一般夜间为多,发作时儿童表情痛苦,面红耳赤。婴幼儿和新生儿由于声门较小,可无痉咳就因声带痉挛而使声门关闭,加以黏稠分泌物的堵塞而导致窒息,若抢救不及时,常可因窒息而亡。本病病程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多见。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特别是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率较高。
>>>百日咳如何预防?
百日咳可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含有百日咳成分的百白破疫苗在孩子满3、4、5月龄和1.5岁时各接种1剂次,未及时接种的5岁以下儿童,可以免费到预防接种门诊补种。
对于未到接种月龄(<3月龄)的婴儿,及时控制传染源和开窗通风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仅限于家里有1岁以下的婴儿和孕后期3周的孕妇(存在传给新生儿的危险),其家庭成员和其他密切接触者可在潜伏期早期给予预防性的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