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清
彭万熙先生给我的印象是浩浩乎如一阵清风、是那种外儒内质、清远萧丽如雅士,散发出一种豪迈与大气。他犹如寒冬里迎雪绽开放的腊梅、刚直不阿的松柏,迎风不失色,傲雪不折腰,坚韧而不张扬。
我是2011年通过《衡阳楹联》而结识彭万熙先生的。初看他的楹联书法啧啧称奇,便邀其在《石鼓文化》上投稿,通过几次的交往,我们一见如故,对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书香门第, 砥砺前行。彭万熙先生从小就酷爱文学书法艺术,听说他很小的时候,在祠堂启蒙读书,经常看到门柱上刻着许多楹联,其中一副“一等人忠诚孝子;二件事读书耕田”特别醒目。阳光照在上面光芒四射,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从那时起他就对中国楹联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读初中时,就开始在自己祖堂和自家门上画门神、写对联,一直到现在老家祖堂的楹联书法都是由他撰书。
从工作至今,他从没有停止过对中国书法的练习和对诗联的创作。到现在愈加执着。他为系统而深刻地学习,2011年拜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南大学教授,全国著名的楹联家、书法家余德泉先生为师,并经常参加全国各种书法艺术交流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
联文高韵, 妙趣横生。万熙先生所创作的诗词、楹联书法作品,朗朗上口,寓意深刻,妙语天成。如读《熙阳》一诗,“熙阳和煦秋风斜,满眼明珠度岁华,红尘万丈英雄酒,大业千秋雅士茶”。这是一首自喻的诗,喻意虽然阳光美好,却时期秋天,自叹人生短暂,但坚持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坚守。又读其撰一戏台联:“六七步功夫,纵横天地;二三时说唱,穿越古今”。这一联对仗工整、言简意谐、妙趣横生,从时空动作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戏剧,是一幅极佳的戏台联。其诗联有自励、有歌颂、有祝贺、有遣兴。在其文中可知其文字功底深厚,人生阅历丰富、逻辑严密、耐人寻趣。
书艺激荡, 气象万千。欣赏万熙先生的书法作品,首先给人是一种享受。形神兼备,富有时代气息,其线条流美、布局得当、笔力深厚,给人眼前一亮和强烈的视觉冲击。他的作品既有形、又有神,难能可贵。他将书法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形成了有时代精神的魏晋气韵。 万熙先生的书法成就源于他对中国书法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他认为中国书法艺术要在技术、艺术、学术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书法的技术上他不断的临帖创新、求变。在书法学术上他不断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不断地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歌赋,用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国学水平,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水平。
渐修自悟, 风韵天成。万熙先生热爱生活,情趣高尚,坚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造诣非凡,他遵循传统的人格修养方式完善自我,正直无私,淡泊名利。对于朋友需要帮忙撰写对联、书法他总是认真创作,不求名利。吾读其文观其书,其审美观念讲究取道中庸,以德为重。其书法作品透出儒学的思想理念。吾见其人,感受到他自强不息、勤于思考。这一切的融合,正反映出其对中国书法的理解和践行,现成其为独特的书法风格。
笔者将万熙先生的书法总体以“高润深情”来概括,他的作品运笔细润而俊逸、文字典雅而深情,通篇雄奇、大气,充盈着天地之灵气,闪烁着古今之法规。能感受到其笔墨之神韵、其文字之深情,品赏其作品有天然意趣、清韵雅致、润泽人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