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3月14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红品牌要维权更要提升内涵
  →

  有话就说

  陈进红

  在网红经济大热的商业环境下,做一家网红店真的好吗?可能刚刚成网红,就深陷“李逵、李鬼”的真假难辨中。譬如,网红糕点“鲍师傅”一夜爆红。目前它在北京地区只有14家直营店,在全国也仅有26家门店,然而北京地区形形色色的“非正宗”鲍师傅就有200多家。创始人鲍才胜一怒之下将一家涉嫌侵权的公司诉至北京、南京、杭州三地法院。案件将于近日开庭。

  事实上,无论是餐饮界还是时尚界,只要你够红,就一定有山寨版。尤其是对于各种街头餐饮网红店,满大街的“X师傅”“X茶”,不仅名字相近,就连招牌颜色、店面装潢都属于精致的“复刻版”。很多消费者直言“傻傻地分不清”。在业内,山寨产业甚至早就有了一套明确和标准的玩法,并且总结出系统的方法论。

  鲍才胜自称创业十余年,遗憾的是让“外人”赚了彩头后,才开始关注商标维权。对于商标,一些初创业者前期不重视,最后追悔莫及。同时,违法成本低,打假成本却很高。于是,网红店遭遇山寨是家常便饭,按下葫芦又起瓢,告完东家,西家又来了,维权的人力物力成本都很高。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个网红品牌的起落可能也就是一年甚至是几个月的事情,没有人能承担得起等待的成本。因此,需要完善市场规则与加强市场监管,消除由造假成本低、收获丰厚引发的“侥幸心理”。

  网红店的原创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应该乐见,但反过来想想,网红店为什么容易被批量复制?原因一方面是有利润可图,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网红店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容易被复刻。

  同样是餐饮店,却鲜见老字号被山寨。这不仅仅是因为老字号品牌已经根深蒂固,更重要的是老字号的品牌文化和产品内涵更加深厚,想复制都难。对于网红店来说,如果只是想赚快钱,那么必然要遭遇被轻易复制的风险。生存还是死亡?网红餐饮店既要维权,也要想想自身的内涵式发展,也许后者比直接维权更有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消费者高价索赔 算不算敲诈勒索?
让环境信用评价 成为“环保身份证”
网红品牌要维权更要提升内涵
互助养老,怡然自乐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网红品牌要维权更要提升内涵 2018-03-14 2 2018年03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