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3月14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环境信用评价
成为“环保身份证”
  李英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表示,要让环保“失信”企业寸步难行,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民众对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对环保监管力度越来越大。然而,不少企业或公民的环境诚信意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还存有明显的短板。可以说,这种环境诚信供给与社会的环境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它拖了环保监管的后腿,影响了环境的质量。

  绿水青山需要环境信用评价,民众对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环境信用评价,环保监管需要环境信用评价,打造高质量的环境信用体系,势在必行。实际上,环境诚信属于社会诚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必须要建设环境信用体系,否则,社会诚信体系就是不健全的。目前,针对失信被执行人,法院、银行、交通、工商(或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已经初步建立了评价、录入和惩戒机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建设环境信用体系,完全可以借鉴上述模式。也就是说,让环境信用体系成为社会信用体系中与其它部分并行的一个模块。

  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尝试,但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法律依据,缺乏统一的平台,各种标准也比较分散、模糊,缺乏协作和沟通,作用有限。笔者认为,不妨出台统一的环境信用评价规范,明确环境信用评价的范围、内容、责任部门、程序、惩戒措施、信息共享义务、权利救济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打造统一的环境信用评价平台,让环境信用评价成为“必选动作”“规定动作”。也就是说,让环境信用评价成为一种“环保身份证”,每个企业、每个组织、每个公民都有这么一张“环保身份证”,上面记载了每个主体的污染记录、受环保处罚信息、环境信用级别、惩戒措施的范围和时限等,任何人都可以登录环境信用评价平台查询这些信息。

  在环境信用评价势微的情况下,企业或公民的环保自律不到位,环保监管就会事倍功半。唯有当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日益发达,让环保“失信”者处处碰壁,寸步难行,产生足够强的约束力、惩戒力、震慑力,就会倒逼企业、公民等增强环保自律意识,由“要我环保”,变成“我要环保”。如此,环境保护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府和企业、公民等的合意,就会事半功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消费者高价索赔 算不算敲诈勒索?
让环境信用评价 成为“环保身份证”
网红品牌要维权更要提升内涵
互助养老,怡然自乐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让环境信用评价
成为“环保身份证”
2018-03-14 2 2018年03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