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百般不舍,春节长假已经结束。面对久久未散的“年味”,绝大部分人迅速按下“快进键”,开启“工作模式”,从“过年兴奋期”转化为“在岗工作期”,“满血复活”到正常工作状态,令人欣喜,值得点赞。而个别人迟到,聚集闲聊等“节后综合征”,也不容小觑。
当前,各级党政部门都在强调“节后收心”,是很有现实指向和意义的。从过往经历来看,有的人很长时间处于“慢热”,一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针对这样的情况,确有必要强调节后收心、督促节后用心。节后收心,就是要从走亲访友通宵聚会中走出来,从懒散的生活状态中走出来,尽快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园花时报一枝新”。这是一个需要奋斗者的新时代,也是一个有利奋斗者的新时代。节后收心,事关一年的精神状态,事关十九大精神的落地开花,我们必须找回责任之心、安定之心、创新之心。
责任心是工作的发动机,是调整身体和状态的“总动员令”。有了责任心,就会主动调整作息时间,调整好身体状态,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就有使不完的劲,就能把份内的事干好。因此,我们要找回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事业负责,对服务群众负责,主动调整状态,把自己送入了正常工作“轨道”,进入良性循环。
找回安定之心,要真正沉静下来,自然身心回归到位,这才是治愈“节后综合征”真正的“对症良方”。要安心去规划,科学制定目标,细化工作方案,为全年规划好“工作蓝图”,划定好“行军路线”,准备好“攻坚办法”,制定好“应急预案”;要安心干本职,拿出十二分的热情,严谨认真的工作劲头,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要安心抓发展,面对深化改革的发展任务,更加坚定“信念”,抛弃“杂念”,当好助推发展的“急先锋”。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活力、意味着开始,也意味着创新。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唯有奋斗,方显英雄本色;唯有创新,才能百花争妍。因此,我们必须比过去更努力,比任何时期都需要创新。要破除节前的旧思维、旧模式、旧习气,在节后确立新思想、新路径、新状态,克服一种“小码头”意识、“温吞水”现象、“守摊子”行为,在机遇挑战面前拿出“跳起来摘桃子”的创新精神,在破难攻坚之时鼓足“撑竿跳”的创新勇气,精准发力促发展,持续用力惠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节后收心是奋斗的开篇、幸福的开端,是检验我们担当精神、作风水平的一块试金石。特别是党政机关,收心不能仅停留在一次“收心会”、一次突击检查,还要真正切换成“奋斗模式”,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把过节时的兴奋转化为节后做好工作的激情,把过节时的祝福转化为节后谋事的动力,真正使过年时松弛的精神状态转变为节后紧张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