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去年还真干了点感动自己的事。那是年初一天的深夜,一个家住工棚的员工,因用电不慎引发火灾。幸亏一家三口逃得快,虽保了性命,可家没了。他妻子负责守护的小区车棚内50余辆电动车烧成一堆废铁。第二天上班得知消息,我和公司几位同事赶去现场看望,惨不忍睹,真的被震住了。他们一家三口惊魂未定,拉着我们的手,颤颤地说:住哪里呀?年怎么过呀?赔不起呀!天灾人祸的悲情具体可感。回到公司,我便马上向董事长汇报。董事长不假思索,即予指示:马上发起员工捐款,马上报告民政部门请求救助,你老卢负责马上办理。“三个马上”让我转身就走,董事长又叫住我叮嘱道:“设捐款箱,员工捐款自愿、不设定金额、不报姓名、事后不张榜公布。”我对他的“三不规定”油然起敬。没几天,我把募到的捐款和申请到的救助金用红包包好,与几位同事将这份爱心送到这名员工手中。想到他们一家能过个平安年,我的心终于慢慢平静下来了。
又到一年金榜题名时,可一个“钱”字愁坏了多少寒门学子!秋季开学的前几天,董事长来我办公室,拿出一份资料给我看。这是一份特困家庭孩子考上大学请求公司捐资助学的材料,我还真的没想到,在今天的城市里竟还有如此困难的家庭:父母双残,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弟弟,全家仅靠父亲做点手工活,外加社保金维持生计。面对一年近两万元的学杂费,孩子上大学怎么办?这个孩子也是不得已才通过社区申请来公司求援。董事长深情地对我说:“不能看着孩子考上大学,却读不上大学,这个忙一定帮!但又不想让孩子知道是谁帮了他。”我再次被董事长的仁心感动。我说:“公司不是给市希望工程捐了资吗?又设立了‘衡一学子’奖项,我去帮他办理相关手续,就是说这是希望工程资助的,只让孩子知道这是社会对他的帮扶,不就成了吗?”董事长满意地笑着说:“我没想到还有这个好途径,马上办!”我立马和社区干部带着孩子和他父母赶到市希望工程办,没用多少时间,助学金就打入了孩子的账户。能让这个孩子圆上大学梦,就像当年自己的孩子考上博士一样高兴。
看到需要帮助的兄弟姐妹能得到公司董事长、全体员工、社会各界的真情帮助,而我只是动动嘴、跑跑腿,何德何能承受得起一个“谢”字?施恩图报非君子,知恩不报非君子,这是捐赠的境界。
人一年中总得干点感动自己的事,而故事中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才是让我感动的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