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芳芳
一个好女人要有三爱:一个热烈的男子追求,与他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使你相信爱;一个持重的男子扶持,无论何时何地都在身边,让你懂得爱;一个宽广的男子相知,通情达理,叫你放下爱。
林徽因就是这样的好女人。徐志摩使她相信爱,梁思成让她懂得爱,金岳霖叫她放下爱。
1920年11月16日,一个叫徐志摩的年轻人来拜访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林徽因没想到这个肤色白皙,戴着一副圆眼镜的青年男子,从此会闯入自己的生活。徐志摩喜欢林徽因淡淡春山般的双眉,更喜欢和林徽因无拘无束地谈心。而打动林徽因的是徐志摩奔放热情、洋洋洒洒的语言,还有从他的话语中流露出来的近乎于痴的执著态度。用林徽因的话说,那是一种“孩子似的天真”。尽管彼此两情相悦,但当徐志摩想与前妻张幼仪离婚来找林徽因时,出身名门,从小跟着祖父母生活的16岁的她,听从了理性的召唤,冷静地拒绝了。因为她知道,徐志摩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憧憬的爱,是虛无缥缈的爱,最好永远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境地。因为一旦与心爱的女人结婚,幻想泯灭了,热情也没有了,生活变得像白开水,淡而无味。
用她的话说:“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怀想象出来的我……”徐志摩爱的人,是一个住在天上的仙子,偶尔下凡与情郎邂逅,谱写一段感天动地的情。月亮升起来,又回到天上。很显然,林徽因不是。所以,尽管她动心动情,却是不敢爱不能爱。她认为即使在一起,绝不是永恒,只是无尽的坠落。
林徽因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的人生始终把握得当。她将一生交给了梁思成。梁思成,这个清华学堂毕业的建筑学家,对林徽因不仅是情爱,更是欣赏和珍爱。在他眼里,林徽因是完美的化身。只有他,才是能给林徽因带来安稳的人。林徽因知道,才、情、貌、势,这些都是不牢靠的,因为时间在变,世事在变,人的一切也会跟着变。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渥太华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后,梁思成问林徽因 :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这样的回答,让梁思成感动一辈子。
爱一个人爱到深处是什么,不是占有也不是纵容,而是不求回报的奉献,是无怨无悔的付出,是相知相惜的理解和尊重。这三点,梁思成全都做到了。
现实中的爱情,最好不过梁与林二人。它并非可歌可泣,亦非惊天动地,它的珍贵在于平实、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