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本报记者 周 琪
他们,退而不休,无私奉献,记挂社区安全;他们,有的虽已届古稀,却步履矫健,巡查社区周边;他们,准时上岗,风雨无阻,守护社区平安。他们,就是蒸湘区太平二社区老年巡逻队员,发挥余热铸起一道社区安全的“防火墙”。
心相印,不求报酬
这支老年巡逻队由7名退休的社区居民组成,分成两班,3-4人一班,隔天轮值一次。
10月26日,记者见到了老年巡逻队的队员们,平时“各自为战”的他们难得聚在一起,如今“战友”见面,有的打着招呼,有的开着玩笑,有的聊着家常,分外亲切。
当记者问起他们参加巡逻队的初衷,刘莉笑呵呵地说,退休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当义务巡逻员,可以维护小区的治安,还可以多走动走动,锻炼身体,一举两得,多好啊!
不过,好的初衷并不见得被所有人理解,廖崇兰就有体会:“还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说不给钱你们能干?”面对这种误解,刘传华说出了大家伙儿的心声:“我们心里就想着让小区平平安安的,压根没想过钱的事。”
力能及,不辞辛苦
目前,巡逻队员中60多岁的占了绝大多数,最小的刘莉50多岁,最大的刘魁成72岁,还有2人年近古稀。这支巡逻队里,七旬老人老当益壮,五六十岁的更是精气神儿十足,每天晚上7:30—9:30,他们戴着醒目的红色袖标在社区的大小楼栋间巡逻。
巡逻就得不怕苦。风雨雪天的辛苦自不必说,在今年暑假期间,正值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巡逻队还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道,上门发放各种文明创城宣传资料8万余份。这期间,究竟爬了多少楼、流了多少汗,刘魁成说已记不太清,但他忘不掉从戴上红袖标的那天起,就有种责任感。对此,队员廖崇兰很是赞同:轮到谁都会这么做,队里没一个怕苦怕累的。
巡逻绝不是随便溜达。队员蒋先顺说,巡逻要做到有点有面,讲究大着呢!“点”就是那些犄角旮旯偏僻的地儿,要重点巡查;“面”就是随时观察小区里有没有异常的事、形迹可疑的人……队员们发现了问题,能解决的当时就解决掉;解决不了的,交给社区处理。
巡逻队成立至今,队员们格外亲,要不是身体实在胜任不了,或是家里实在脱不开身了,很少有人退出,大家伙儿都是能多干一天就多干一天。
刘魁成就是这样的坚守者。白天,他一天四次在蒸湘区实验小学校门口站岗,保护学生们安全上下学,一站就是四年,先后从滚滚车轮下救起过5个小朋友;晚上,他与“老伙计”们在社区内参加义务巡逻,脚步遍及辖区内的89栋居民楼。他说,因为要照顾小孙子和小外孙,儿女也曾劝他退出巡逻,可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下来。
“一是社区很关心巡逻队员,大家心里暖和;二是队里有老伙计,巡逻巡出了乐趣和交情。”刘魁成说,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干了,社区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替补。老伴也支持他的决定,说,人不好找,你就接着巡吧。
铁打的巡逻队,流水的巡逻员,开展志愿巡逻以来,巡逻队员有进有出,但维护社区安全的接力棒却棒棒相传。虽然巡逻队员分文不取,但巡逻记录本上页页记载着“平安”。对此,社区居民们感慨地说,大爷大姨们发挥余热无私奉献,帮了大忙,社区良好治安的“军功章”,有他们一份。
情难舍,不轻言弃
太平二社区义务巡逻队正在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