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日子,农人们家家户户都要酿制米酒。
酿酒的糯谷是自己亲手种下的。呵护了一个夏天,到秋天收割完后,扔在太阳底下已暴晒了好多天了。晒得那些谷子已心如磐石,晒得用牙齿已咬不动它们了,然后才用祖宗流传下来的石碓去皮。再精挑细选,将想蒙混过关的沙石和谷壳全挑选出来。之所以去皮用石碓而不用省力的机械,是因为大家一直认为石碓磨出的糯米原始粗糙,雄浑,大气,胸怀坦荡。不像碾米机碾出的米,精致是精致,但太琐碎。
酿酒的糯米准备好后,还要准备酿酒蒸饭用的柴火。柴也要虎背熊腰的大块头柴,不能要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痨病鬼柴。柴还要干,不能有一点点的水分。
柴火也准备好了后,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得滴水不漏了,还要选定一个好的日子。酿酒需要温度,最好当然是大晴天。而且不能只晴一二天,起码要连续晴朗一个星期,才能让蒸熟的稻米尽情地发挥,全部地掏出自己的心事。农人是靠天吃饭的,谁不会看天气?不会看天气,还酿什么酒呀?
在农人们眼里,酿酒是一年中最神圣的事,一点也不能马虎。酿酒的每一道程序都要一丝不苟,包括选米、蒸饭、拌制酒曲、做窝、密封酒室等。农人们用来蒸酒饭用的工具是一口专业大锅加一口大甑,平常日子,这两样东西根本见不着踪影,但是到了秋天,它们就忙碌得不可开交了。
酿酒又是最快乐的日子,每家每户都要呼朋引伴,热热闹闹地庆祝一下。好像一家酿酒,全村人也跟着沾光一般。当糯米被蒸熟成饭,放到酒器里等待成酒的日子,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怀着向往,都怀抱着一个甜甜的梦。
一天、两天,一股股强劲的酒香终于突破稻草的遮掩,突破门窗的戒严钻了出来,它是那么醉人,又是那么诱人!。
“好香啊!”路过的人都要停下脚步,用灵敏的鼻子使劲地嗅一下。
然后,东家的酒西家的酒都不甘后人地香了,酒香在村庄的天空里暗暗竞赛,看谁家的酒香得更远更久。
于是,整个秋天,村庄都弥漫在浓烈而醉人的米酒香中。哪怕从不喝酒的人也会陶醉在村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