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也有一口端箱,非常精致,是祖上传下来的。我的祖上来到我现在居住的地方,是因为种租田,后来慢慢有了自己的地,即使有了地,到我爷爷手上还是没有解决温饱。连温饱都没解决,我的祖上不可能有闲钱置办金银、玉石之类的贵重物品,从几代人的口中,我也没听说过祖上谁谁有金银玉石,没有贵重物品存放,那祖上为什么要花钱置办这么一口箱子呢?
端箱传承到了我父亲手上,并成了他的专用品。我记事起,我们家就不富裕,父亲一个人在生产队挣工分,却要养活一家三代八口人,年终决算总欠生产队的钱,这么一种现状,父亲不可能有私房钱,祖上有没有传下金银玉器等贵重物品给他,按理父亲不需要这口端箱。母亲说父亲是会计,要用它装东西。父亲做过多年会计,大跃进时做食堂会计,接着做生产队会计。他用这口端箱装账本、票据,后来我读书了,他又把笔、墨水、办公纸锁进这个箱子里,别说拿,我想看一眼箱子里的东西都难。我读中学后,看到班上有同学用办公纸写发言稿、批判稿之类的东西,非常羡慕,希望自己也能用上它。有一天晚上,那是个月末,要结账了,父亲从衣柜里取出端箱放在饭桌上,看到端箱里的办公纸 ,我大着胆子向父亲讨要,说是学校写批判稿要求用办公纸,父亲的脸一下就严肃了:“不行!这是生产队的,公家的东西,你不能用!” 我站在那不走,希望能把父亲的心站软,哪怕给一张也行。见我不走,父亲从衣柜的抽屉里翻出2分钱,让我去上学时买。
后来父亲老了,不再当生产队的会计了,不需要这个箱子了,我就把它拿来,放一些我认为值钱的、需要收藏的东西,这也就等于不要什么仪式,这个端箱就传承给了我。我任过一年大队农科队会计,管过学校的账,我也像父亲一样用这口端箱装账本、凭据之类的东西 。
端,即正,正人,正己。几十年下来,也就是时至今日,我才终于弄明白古人为什么把这么一个器具叫端箱,或端心盒,并用这么一个不甚结实的盒子装贵重物品。
刘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