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谈
7月1日上午,厦门一医院医生吴涛上班途中偶遇车祸。在120到达之前,他叫来医院的同事,一起为伤者进行急救,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另外,吴医生提醒大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不具备专业医疗知识的人员请勿移动伤者,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社会曾多次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应急救援演练,无疑,吴医生给广大民众上了一堂好急救课。
作为路人,吴医生第一时间拨打120,不当冷漠路人,同时利用医学专业知识先行抢救,让急救开始了良好的第一步。 “我大约迟到了半小时,前往现场的护士也耽误了一些工作,不过,医院的同事都很理解。”吴医生表示,遇到这样的事情,医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救人。救人如救火,报警,急救,一个都不少,这个急救实堪夸。
碰到伤害事故,或许有人说,我不是专家,我能力有限。吴医生也不是全能医生,他将伤者置于平卧位,用手为其清理呕吐物,防止窒息,做好了预防措施。吴医生知道个人急救能力有限,他叫来同事带着急救箱赶到现场,为伤者包扎伤口紧急止血,并给予平衡液,维持生命体征。人多力量大,完全可以发挥更多人的协助力量,让救人合奏曲顺利进行。
“不具备专业医疗知识的人员请勿移动伤者,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这个提醒很到位。民众或许不缺爱心,但是缺乏急救能力。比如流鼻血,一些人要求伤者抬头止血,这样做无助止血,轻者可引起气管炎、肺炎;重者可导致气管堵塞,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把血都咽下去,还可引起胃部不适或疼痛。没有正确的急救能力,就不能想当然,就应该向专业人士及时求救。
急救是个系统工程,吴医生这堂急救课,步步精准,步步到位,每一步为下一步抢救奠定了良好基础,方便了救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吴医生这堂急救课表明,纵非专业人士,急救也可有为, 将急救救在“点子”上,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李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