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7月05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亮剑
一个军人的成长史
  邹贤中

  我是先看了《亮剑》电视剧后,才看小说《亮剑》的。其成功与火热,无需赘言,李云龙“逢敌亮剑”的精神,更是家喻户晓。读完《亮剑》,我感慨良多。这是一部对我成长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小说。

  因为《亮剑》,因为李云龙,我对军人顿生一种崇拜之情。也因为如此,我在2009年冬天走进了青春的绿色方阵——军营。军营里,各类比武层出不穷,就是在平时训练休息的间隙,队与队之间,都要拉歌比赛。放假的时候,篮球赛、足球赛就更多了,都是为队里、为个人争荣誉。我性格一向柔弱,不喜与人争强斗胜,在这些比赛中,顶多是个啦啦队员。然而,那一次比赛,却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我们是空军航空兵部队,主要从事机务维修工作,各类安全条例和法规非常重要。我们在结束了新兵连的训练之后,就进入到条例法规学习和技能培训了。那次,基地举行“条例法规”知识竞赛。我因为记忆力好,被队长点名参加基地的大赛。队长崇尚荣誉,要求我们务必拿到第一。为了保障这一切得以顺利实现,队长让我们三个参赛选手脱产学习。题库有厚厚的一本,尽管我们都是从各个支队抽调来的精英,但还是感觉到了压力。队长“只要第一”的死命令让我们格外努力。刚开始,我有点怀疑自己,这可是王牌对王牌,而且等于我们一个队要对另外七个队,要想拿第一,等于得压倒其他七支王牌队伍,有难度啊!我有点胆怯了。这时候,我想起了《亮剑》中的李云龙,人家可是明知不敌,也要逢敌亮剑啊。那是需要流血牺牲的拼刺刀,而我们不过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文斗,又何惧之有呢?这么一想,我就恢复了一点信心。

  在第三天,一本厚厚的题库我就能全部背诵出来了。倒背如流是不敢当的,但是随意抽查,确实都能对答如流。队友们背诵还不到一小半,他们被我惊人的记忆力惊呆了,于是,把我的状况告诉了队长。队长有点不敢相信,从不同地方连续抽查了我几十道题目,我一字不错回答了出来。队长大喜,让我们三个人分工合作,我擅长记忆,主要负责答题;另外一人在我万一出错的时候负责补充;最后那位战友听力极佳,反应速度极快,就负责抢答。知识竞赛特别注重抢答,在考官报出题目,喊“开始”后才能抢答,有些人心急,在“开”字上面就按铃了,那就得扣十分;或者抢到了,自己一方回答不出来,也将扣十分;如果能回答,但是手慢了,抢不到题目,那根本没有希望。面对台下上千的战友和前排众多领导,我让自己沉静下来,进入到李云龙指挥战争时那种沉着冷静里。我和战友配合极好,他知道我能顺利回答出每一道题,几乎都能在恰到好处地抢到题目,而我,完全不负他所望,题题正确。毫无疑问,那一次,我们以远胜第二名的成绩拿到了冠军。

  因为这一次胜利,让我信心更足了。在此后的日子里,我积极参加部队各项比赛,不断得到师旅团各项比赛名次,荣获各类嘉奖无数,证书、证章一堆。再后来,我爱上了写作,也发扬逢敌亮剑的精神,发表百万文字,斩获各类文学奖项数十次。

  感谢《亮剑》,感谢亮剑精神,它是我人生的灯塔,指引着我不断前进。亮剑,它是一个军人的成长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穿越指纹上的水患和地图上的山水(组诗)
亮剑 一个军人的成长史
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年
去竹林纳凉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亮剑
一个军人的成长史
2017-07-05 2 2017年07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