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衡阳市中心医院ICU护士长岑寅
2017年05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生命的哨兵
——记衡阳市中心医院ICU护士长岑寅
岑寅(左)给其他护士讲解仪器运行原理
  不仅仅是因为辛苦与忙碌,更是因为ICU里无处不充斥着死亡的阴影和病魔的残忍。这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护士们则是守护患者生命的哨兵,为了守住患者生命,一刻也不敢松懈。岑寅说:“众所周知,被送进ICU的患者都是危重患者,病情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护士24小时紧盯仪器设备上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变化,随时做出应对。这需要高度的集中力,敏锐的观察力,更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说着,她向记者介绍起了这样一个病例。30多岁的程某因为车祸被送进了ICU,第一次床旁B超显示其腹部脏器未见出血征象,生命体征尚平稳,但是患者自诉腰腹部受到自行车把手撞击。岑护士长反复提醒责任护士要时刻注意患者的腹部体征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当晚的值班护士在给患者做护理时候发现其腹部有轻微的膨隆及压痛现象,同时伴有意识淡漠、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当机立断汇报医生。果不其然,腹部CT发现了患者隐匿性的腹膜后血肿,及时开腹手术挽救了他的生命。通过护士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把病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生死大戏,在ICU这里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4月26日的下午,天下着一点蒙蒙小雨,记者来到了位于市中心医院第一外科楼九楼的ICU病房。穿过工作人员通道,我们见到了穿着隔离服,带着口罩的岑寅护士长。通过她的讲述,我们才得知这个作为拯救危重病人的“战场”,床上躺着的病人不仅有耄耋之年的老人,也有正值花季的年轻人,人间百态生命盛衰每天都在上演……而在这扇“生死之门”背后,护士作为守护生命的哨兵所担负的责任,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其他医务岗位更重大!

  在这里,没有了家属的陪护,24小时陪在患者身边的就是这一个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护士们。所有的机器都由她们操作,所有的数据都由她们在记录,所有的异常都由她们来监控,极限每天在突破,是义务更是担当。采访中,岑寅一再强调:“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最令我骄傲的是我身后的这个护士团队。都说我们ICU配备的是全院最尖端的设备技术,我却觉得比这些上百万设备更精贵的是这群年轻的护士,工作再苦再累,她们从不抱怨,从不推脱,让我骄傲、欣慰。”

  2015年的一天,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产妇因产后大出血被送进ICU。岑寅回忆道,当时这位产妇已经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同时还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必须实施24小时不间断地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情况十分紧急。收治这样的病人这也意味着护士要承担比平时更繁重的工作任务。每天配置数万毫升的置换液体,娇小的护士们每天都要咬着牙搬来搬去。令岑寅及其护理团队欣喜的是,一切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两个星期不眠不休的抢救,患者终于脱离呼吸机、脏器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最终她康复出院,对于护士们的辛勤付出,患者与家属也由衷表示了感谢。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的重要性在ICU的患者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岑寅感叹道:“这份工作酸甜苦辣咸都有,确实特别辛苦,但看到经过治疗和护理的危重患者平安转回病房时,就会充满成就感,觉得自己的工作既挑战又有意义。虽然ICU 护士的工作压力远大于普通病房护士,但是所获得的自豪感、成就感也是其他岗位的所难以比拟的。”

  1

  比上百万设备更金贵的

  是一名优秀的护士 

  ■本报记者  刘  臻

  核心提示:

  有人说,ICU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科室,可以亲身见证生命的奇迹;也有人说,它也是一个时刻弥漫着紧张、压力以及风险的科室,作为这里的护士,肩上的担子比任何一个科室都重。岑寅,衡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士长,一位曾抗击过非典、禽流感、护理过无数危重患者,在护理岗位默默耕耘了近二十年的护士,她说:“急诊、手术室和来自全院各科的危重症患者是ICU病人的主要来源,这也意味着我们收治病人过程的危急和复杂,而且ICU专科性强,患者病情危重多变,瘫痪,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比例很大。在这里,患者的治疗护理还有吃喝拉撒全都要护士负责,护士不仅要承担比普通病房大数倍的工作强度,还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寸步不离地守护,一刻都不敢放松……”

  ICU,重症监护室,很多人一听到名字就有点怕。作为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阵地,其工作环境之特殊,工作任务之繁重,风险之高决定了ICU护士要承受比普通科室护士更大的压力。在这里,没有家属的陪护,护士除了做好抢救工作及病情监护,还要事无巨细地完成给患者喂饭、擦身、翻身、处理大小便等繁琐的生活护理工作,同时必须以极大耐心应对病患因疾病导致的谵妄烦躁,不配合护理工作,甚至拳打脚踢等情况。因为ICU是封闭式的管理,患者家属每天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短暂的探视,所以护士们不仅要护理患者身体上的疾病,更要抚慰他们心灵上的恐惧与焦虑。每年ICU都要接收许多来自农村实行免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小朋友,他们大多是学龄前儿童,最小的才一岁,经历心脏手术的创伤,又身处陌生的环境,要做好术后管理更是不易。护士们想出各种办法,给小朋友放儿童歌曲、说故事,哄他们睡觉,帮助他们平稳渡过手术期。岑寅说:“护士们既要做患者病情的监护者,又要做生活的护理者。对于ICU这样一个几乎封闭的治疗环境,没有家属的陪伴,总会使患者感到焦虑与孤独,于是护士又变身成为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灵抚慰者。而越是逢年过节,我们工作就越加繁忙,几乎每个春节姑娘们都回不了家,一周上4、5个晚夜班更是家常便饭。” 

  2

  精诚合作,众“天使”与死神搏斗24个昼夜

  今年的1月16日到2月8日,在隔离病房与H7N9禽流感病毒搏斗的这段岁月让她印象深刻。正值春节,衡阳市第一例H7N9感染病例,一位36岁的女性被紧急送进了市中心医院的隔离病房。患者张女士是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常年护理着科室的病人。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今年1月14日,她自己也成为了一个病人,住进了医院呼吸内科,而且病情严重。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I型呼吸衰竭。1月15日,病情进行性加重转入ICU,患者高热,体温达40.3℃,呼吸困难加重,白细胞、淋巴细胞严重降低,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感染较前明显加重,出现肺实变。根据患者病史及体征与一周前曾接触活禽的流行病学特点,16日早晨6点05分,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是衡阳市首例。于是中心医院立即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成立专门的救治小组对患者进行救治。

  如此具有挑战性与风险性的护理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ICU团队上。岑寅说:“但是ICU本身已处于满床的状态,整个护理团队已经是超负荷运转,面对这样的特殊病人,护士姑娘们没有半句怨言,也没有半点推脱。在岑护士长带领下,4名护士组成了特护小组。她心里明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半分犹豫,她们跨入隔离病房,穿上连体防护服、鞋套、戴上N95口罩、佩戴防护眼罩、双层手套,立即展开工作。整整24天,她们不敢回家,不敢告诉家人,晚夜班连轴转。

  这段时间,作为护士长的岑寅从未休息过一天,她将女儿送回老家照顾,当仁不让的站到了禽流感患者抢救的第一线。每天早上7点进隔离病房查看H7N9患者情况,接着回ICU继续一天的护理工作,下午下班后又到隔离病房跟护士一起做护理,每天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到家。然而抢救期间最让岑寅为之动容的是特护小组的护士们,她们考虑到病人病情不稳定,一刻都不容松懈,为了减少交换班及离开隔离病房的时间,她们常常一整天都不敢喝一口水,也常常以不饿为借口,直到晚上九点交接班时才脱下三级防护装备出来吃饭喝水。由于三级防护装备的严重不透气性,虽然是寒冬腊月,这些护士却大汗淋漓,但她们在隔离病房里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全程监护着患者的病情变化。

  终于,众“天使”与死神搏斗24个昼夜后,2月8日张女士转回呼吸科病房。2月21日,温暖的阳光洒进衡阳市中心医院综合楼呼吸内科的病房,房内的医务人员和住在1号床的张女士交谈中发出阵阵笑声,一起合影留念迎接她的顺利出院。

  相关链接:

  岑寅,副主任护师。现任衡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衡阳市重症医学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作为第一批先遣队员参与2003年衡阳市抗击非典医疗抢救中心工作,今年1月率领重症医学科护士成功抢救2017年衡阳市首例N7N9禽流感病人。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近20年,多次获“衡阳市优秀共青团员”“十佳护士”“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守护生命的哨兵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守护生命的哨兵 2017-05-12 2 2017年05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