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购物平台账户一夜被盗刷5万多元~~~
2017年02月1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购物平台账户一夜被盗刷5万多元
小心了!手机“副号”或成诈骗新目标
>>诈骗步骤
  春节期间,随着用户各类消费行为的增多,互联网诈骗案件迎来高发期。除了常见的中奖诈骗、短信诈骗等手段不断滋扰群众外,骗术也在不断升级,电信诈骗案件出现新一轮高峰。其中,有用户遭遇新型手机卡副卡钓鱼欺诈,引发了社会关注。

  新型“副号”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

  最新的电信欺诈便是利用运营商一卡多号业务进行的新型欺诈手段。手机卡副号为某些运营商提供的一卡多号业务,在不换手机、不换SIM卡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增加最多3个真实手机号作为副号。

  犯罪分子首先利用猖獗的黑产交易,获得涵盖用户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以及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个人敏感信息,然后利用运营商主副号绑定业务不验证实名一致性的漏洞,将受害者手机号绑定为副号,进而接管受害者手机号,劫持银行卡交易的短信验证码,然后透过系列复杂手法完成对受害者账户的资金窃取。此手法较为新型,跨平台作案,涉及到运营商、手机云服务商、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金融服务方,说明行业需要联防联控,筑高防护壁垒的必要性。 

  没用身份证、银行卡,钱却不翼而飞了

  一觉醒来,深圳的何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被锁定,同时,某购物平台账户遭陌生人盗刷,犯罪分子使用白条消费和申请贷款,一夜间洗劫了5万多元。

  随后何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曾经被一个陌生号码接管。来自运营商的短信显示,这是一项办理添加“副号”的业务,何先生的手机号码被犯罪分子添加为副号。当副号手机关机,所有短信都会被主号接收,犯罪分子在此期间接收何先生的短信验证码,进而作案。

  没用身份证、没用银行卡,钱就这样不翼而飞了。副号究竟是什么鬼?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亲情号”,但“副号”和“亲情号”并不是一回事。

  亲情号通常指不同机主、不同号码,为了彼此之间通话更便宜而开通的话费套餐。那么,何先生的手机号是怎么成为犯罪分子的“副号”的呢?

  第一步:买料。犯罪分子在网上购买泄露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和预留手机号,俗称为“四大件”。

  第二步:钓鱼。犯罪分子向已经掌握了银行卡信息的用户,发起绑定副号的业务申请,以广撒网的方式寻找作案对象。一旦你误回复,就上钩了。

  第三步:强迫关机。由于主号只有在副号关机的情况下才能接管短信,犯罪分子这时一般会采用两种手段,一是利用短信轰炸强迫目标把手机关机。二是利用手机云服务,对手机进行远程操作。

  第四步:空手套白狼。利用主号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犯罪分子对手机号码绑定的网购账户进行洗劫。

  花样叠出,防不胜防!对于这类诈骗来说,在接到各类短信通知后,一定要看清短信内容,不可随意回复。

  “短信保管”也不太安全

  被钻空子的电信类业务还不止手机副号。短信保管业务开通后,便可以在运营商的服务器上保存你的手机短信,现在,不少手机厂商的云服务也在做同样的事情。然而,这却是个暗藏危险的功能。

  丁小姐看见手机上有两条来自银行和手机运营商的短信,发送时间分别是凌晨3:43和4:12。一查账户,10万多元的余额在一夜间归零!不仅如此,丁小姐还遭遇了信用卡盗刷,“被申请”了7万元的银行万用金贷款。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步:撞库,获取各类账户信息。所谓“撞库”,就是利用软件对高概率数字序列进行尝试,利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用户的网络身份、网银账号、手机营业厅等账户便一览无遗。

  业内人士称,撞库的速度真的很快,每分钟至少上千个,如果用一些好的设备,效率更高,成功率在50%以上。

  第二步:开通短信保管和短信拦截业务,获取验证码。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开通这一业务后,保证登录安全的动态验证码就顺利成了犯罪分子的囊中之物。

  第三步:开通实体SIM卡。此时,犯罪分子就可以伪装是受害人,在网上营业厅申请4G换卡业务。为了便民,有些运营商会直接把卡快递到指定地址。

  既拦截了短信,又复制了SIM卡,诈骗分子就能“为所欲为”了。

  大家知道,许多重要服务都依赖手机验证,如果你将手机短信同步备份到服务器上,就增加了暴露机会,一旦网上营业厅服务密码被盗,或云服务登录权限被盗,就等于在“裸泳”。  

  手机卡以及冷门业务成为诈骗新目标

  反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发布的《2016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提出,2016年以来,网络诈骗主要呈现几个明显的特点:

  手机卡成为新的盗窃目标;利用短网址、微云分享链接跳转到钓鱼网站;知名招聘网站、语音平台进行公开招聘;真假难分的钓鱼网站;精准诈骗的实施;诈骗专业度越来越高;利用新业务和冷门业务漏洞实施诈骗;利用云盘、同步软件进行信息窃取。

  这其中,便提到了手机卡以及冷门业务的漏洞。安全专家建议:

  1、尽量不要去注册小型不安全的网站,避免个人信息被盗用。

  2、 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尽量使用不同的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避免使用出生年月、或者比较简单的数字排列作为账户密码;在公共场合不要轻易连接免费Wi-Fi,不要点击不明来路的短信链接,以免被木马病毒入侵。

  3、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号,用户手机号所属的运营商也是黑产的活跃点,运营商服务密码一定要牢记,不要透露给别人。

  4、如果手机出现无故停机状况,建议用户第一时间联系手机运营商,切莫忽视手机异常,谨防手机号被不法分子控制。

  骗子向已经掌握了银行卡信息的用户发起绑定副号的业务申请

  部分手机用户不看短信内容,随意回复,手机号码被骗子添加为副号

  骗子利用短信轰炸强迫目标手机关机或利用手机云服务,对手机进行远程操作

  当副号手机关机,所有短信都会被主号接收

  骗子利用接收的短信验证码,在网上消费或贷款

  

  骗子向已经掌握了银行卡信息的用户发起绑定副号的业务申请

  

  

  部分手机用户不看短信内容,随意回复,手机号码被骗子添加为副号

  

  

  骗子利用短信轰炸强迫目标手机关机或利用手机云服务,对手机进行远程操作

  

  

  当副号手机关机,所有短信都会被主号接收

  

  

  骗子利用接收的短信验证码,在网上消费或贷款

  相关链接:

  360手机卫士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响一声”仍是最多的骚扰电话;不法分子热衷于异地作案,全国诈骗电话异地呼叫率近七成。

  电信骚扰与诈骗问题已经成为2016年度热点安全事件。这份报告显示,2016年,用户通过360手机卫士标记各类骚扰电话号码约2.34亿个,总体来看,相比2014、2015年,2016年骚扰电话标记量首次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响一声”电话以54.6%的比例位居用户标记骚扰电话的首位。

  从拦截量来看,360手机卫士去年共为用户拦截骚扰电话385.1亿次,创历史新高,比2015年大幅增长41.3%。其中广告推销类骚扰电话占比15.5%位居首位,其次为诈骗电话、“响一声”、房产中介和保险理财类骚扰电话。

  同时360手机卫士还对诈骗电话进行了专项研究,数据显示,诈骗电话异地作案的情况十分显著。

  报告指出,全国范围内,诈骗电话的异地呼叫率为68.8%。而对于电信诈骗分子来说,跨地域作案往往会大大增加案件调查和侦破的难度。

  安全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严防电信诈骗,应做到不明信息勿轻信,不明链接勿点击,不明电话勿理会。

  综合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小心了!手机“副号”或成诈骗新目标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小心了!手机“副号”或成诈骗新目标 2017-02-13 2 2017年02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