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悠悠青石路
  尹文策

  时间留给人类的尽是思念。

  行走躺在山沟里面仅剩的一段青石路上。恍若隔世之行,思古的幽情油然而生,似乎战马的嘶鸣声在深谷中荡漾,官府文书马的驼铃声在深谷中悠扬,达官贵人的马蹄声清脆,拉车之马的蹄声沉重,这青石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这青石路积沉着历史的底蕴。

  路,一头连着政权,一头连着民生;路,一头连着官吏,一头连着草根。我漫步在青石路上,历史风云在我心中激荡。

  青石板上尽是历史的流韵。

  举目望去,路两旁的香樟树相亲相牵,手挽手向过往的人们微笑致意,那花朵活像喇叭站立在路旁,不时地向路人讲述青石路的前世今生。青石缝里溢出的满是历史的浩瀚。

  这青悠悠的青石路是一条不平凡的路,是直达永州连接西南边陲的官马大道,始建于明朝。原来的衡永大道是衡阳始发,途经茅洞桥直达永州。

  悠悠青石路上财源滚滚,“便道生意满,东风吹水绿。”人们因路而富。因为有了青石路,南来北往的人们涌上路来,涌现了许多口渴求水,饥饿求食的,路两旁的人们抓住这天赐的赚钱机遇,纷纷涌向设“塘”的道路两旁,摆设临时茶点、饭店,晨来夜返让摊主觉得辛劳,日晒雨淋让摊主蒙受损失,摆摊的人们在“塘”的四周纷纷筑棚遮风避雨,以“塘”为基础的原始小镇也由此形成。古之青石路,相似如今一带一路,富庶来往者众。

  世上永远没有平坦之路,衡永官马大道离开泉湖小镇一里之遥便进入李华亭的山脚下,巍巍壮观的二百多级的青石石梯映入眼幂。独花单立不显眼,花众相聚喜煞人。远看这石级梯犹如石瀑,惊而且奇;临近石梯,看到的田池相间地修建了九口池塘和小田,特别是池塘,从下往上,一口比一口小,从上至下,一口比一口大,形似宝塔。池塘的荷叶荷花,鱼游浅底,稻田里稻花之香,四季蔬菜的花香绿润,让攀登的人们乐而不累,于攀登中观景,疲劳尽去。有的年青人还在攀登中唱起了“南气悠悠北风凉,生意好做路好行,要我回去耕田地,茶不思来饭不香”的山歌来。

  上得坡来,迎接行人的是古时的凉亭,凉亭旁边住有人家,担负着凉亭清扫和井水供应任务,昔日的荒山野岭有了凉亭和住户也有生气和温馨,夜半的路人还可讨个蒿草火把照明和壮胆。

  蜿蜒的青石路让人们天睛不沾灰,下雨不脏鞋。人们纷纷把自己的房子建在石板路两则,不外是大户人家和中产阶层,他们房屋别出心裁,与美丽的青石路交相辉映,如屋名为铁铺即是一景,一把“锁”式设计,堂屋两侧回廊曲折,临路有围墙,进出建有雕龙走兽槽门,气势大方,回廊上,悠悠自乐,笑看往来千里客,托腮沉思,行人古道浮沧桑。

  有了这青石路,达官贵人历兴衰,草根民众寻理想。青石小道今何在?尽在世人长叹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山 谣
悠悠青石路
音 乐 课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悠悠青石路 2017-01-17 2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