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9月2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村民出资200万修缮老码头
  金堂河码头位于茶山坳镇,因年久失修而荒废。村民唐小宝、刘伟合力将其修缮一新,满足村民水路出行的需求

  ■文/图 本报记者 李飞跃

  

  本报讯   一个完全荒废的码头,在热心村民的手中,变身一个“金港水岸”,这成了茶山镇人茶余饭后的美谈。

  提起金堂河码头,70多岁的村民李大爷回忆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无陆路交通,只有这一条水路供人们出行,运输货物。当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军队就是从这个码头撤退的,上世纪60年代下放的知青也是从这个码头来到茶山坳的,那时候很是繁华。”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码头对岸是松木工业园区,上游连接滨江新区,下游尚未开发。据介绍,金堂河码头原本是个老码头,是当年茶山镇唯一的人行货运码头。而随着年久失修,老码头逐渐荒废,面目全非。

  了解到金堂河码头过去的繁华,村民唐小宝按捺不住了,他先后多次前往探路,并听取多方意见。当他向村民刘伟抛出想义务修建码头一事时,唐小宝原以为会听到反对的声音,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

  除杂草、清垃圾、运砂砾、填土方、铺路基……经过三个月的苦战,一条通向码头的路面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村民们参观后欢呼雀跃,个个竖起大拇指。为了修缮好金堂河码头,唐小宝和刘伟都忙着“动员”老婆,“说服”家人,两人硬是将家中多年积蓄“借用”到了“金堂河码头项目”建设中。

  起初,一些村民笑话他俩傻,可这并没有阻碍不善言辞的唐小宝和刘伟,每天依然我行我素地做着“傻事”。渐渐地,村民们被他们的坚持感动,主动来工地帮忙的人也多了起来。

  唐小宝、刘伟前后投入200多万元用于翻修金堂河码头。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今年9月初,一座崭新的码头成了复兴村的新风景。

  面对村民们的掌声和赞扬,唐小宝坦言:“修码头的初衷是想恢复历史原貌,圆大家一个水路出行梦。我是土生土长的茶山坳镇复兴村人,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能为家乡人做点贡献很开心!”

  修缮一新的金堂河码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3800公里外的 爱心温暖小茗宏
两村民出资200万修缮老码头
人行道上怎能私装地锁
喜迎党代会,园林工人摆花造景
选购壁布一定要 注意的五大问题
学生讲述长征红色故事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两村民出资200万修缮老码头 2016-09-22 2 2016年09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