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五年财政用于民生投入累计突破3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5.7倍~~~
2016年08月30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年财政用于民生投入累计突破3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5.7倍
这五年,多少民生事实温暖心田
  周末,茶山坳镇吸引了如潮般的游客

  都说,离开了民生血脉的GDP只可能是一组枯燥数字,一种失去灵魂活力的政绩符号。而在珠晖,不断壮大的财政收入规模为促发展和惠民生夯实了基础,一条用真金白银打造的百姓幸福之路也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不断延伸。大昌村村民尹大姐最有发言权,她手指新修的通组公路骄傲地告诉记者。“原来遇上坏天气,车子进不来;如今,路好了,无论下雨天晴,我们种植的凉薯、萝卜、葡萄也得以更加便捷地端上城里人的餐桌。”

  一项项惠民政策在实施,一批批民生工程在推进,记者在采访中越来越感受到,珠晖大地上的“民生盛宴”越来越丰富。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合格学校、幼儿园,有序化解了城区“大班额”,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建成公共文体设施10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群文活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70%,获评全国“科技进步达标区”。全面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各类卫生设施日益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持续巩固。计生工作14年蝉联“国优”“省模”。五年来,区财政用于民生投入累计突破3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5.7倍,获评全省“为民办实事先进区”。就业、住房、医保、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更加坚实有力。深入实施扶贫攻坚,脱贫率全市领先。

  冷冰冰的数字似乎距离大家很遥远,但它带来的变化却触手可及,它可能是饭桌上越来越丰富可口的饭菜、家里的第一台小车、开始有了自驾旅的闲钱,又或者是看病支付的钱越来越少、60岁以上的老人生活有了保障、蜗居的家庭有了一套廉租房……

  珠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小财政、大民生”的理念,正如珠晖区委书记陈礼洋在多个场合所强调的,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低的区情决定了珠晖当前的工作是做大做优GDP蛋糕。但最终落脚点则是分好这个蛋糕,不遗余力地把GDP变成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使百姓的钱袋越来越鼓。

  今天,我们回放实事是为了重温这些年里百姓享受到的诸多实惠。这一刻,很想为您铺陈几幅图景。很难忘,每天傍晚,衡阳广场上跳广场舞、散步的市民,看看老人孩子那种发自内心的开怀快乐,方知“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温暖;也难忘,黄金周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茶山坳等乡镇农家乐里吃土菜开心享用的情景,他们的淳朴与自然竟是那般的协调;更难忘,如花园般的养老院里,老人们每每聊起眼前的生活,说住在这里,安全踏实,很温暖。华灯初上,风光带上几位青春少女同时举着手机拍照,其中一位说:“珠晖的夜景好漂亮,拍下来发朋友圈,我们的生活美得很……”

  因为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实施“五个珠晖”战略永远的归宿,也是珠晖经济实力增强后的最终落脚点。 “让百姓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力争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量达到11万元。”珠晖区委书记陈礼洋对此深信不疑。

  服务里社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居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每天清晨或傍晚,珠晖各大市民广场都会人气“爆棚”

  光明路小学提质改造,改造了通透式围墙,修建了塑胶环形运动场

  过去五年,珠晖区财政用于民生投入累计突破3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5.7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第B01版:版面一
   第B02版:版面二
   第B03版:版面三
   第B04版:版面四
   第B05版:版面五
   第B06版:版面六
   第B07版:版面七
   第B08版:版面八
这五年,多少民生事实温暖心田
衡阳晚报版面六B06这五年,多少民生事实温暖心田 2016-08-30 2 2016年08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