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到珠晖,你会给它加上一个什么修饰词?
是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亦或是度假天堂、幸福家园?在外界看来,这些俨然已成为珠晖特定的标签。
如果说前两个词是大自然的恩泽,那后两个就得益于一条改革开放之路。
“对珠晖而言,加快开放改革既是基于现实的明智选择,也是推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珠晖区委书记陈礼洋说,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珠晖积极抢抓市委、市政府政策机遇,获得了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实施了总投资达5亿元的区本级项目。争取了国家专项建设基金3.5亿元,资金量居城区之首。引进了交通、民生、浦发、长沙等一大批商业银行。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合乡并村、社区整合平稳过渡,“五村一场”、珠晖工业园、大华社区、江东综合批发市场顺利交接。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建立。白渔潭园艺场、酃湖渔场改制全面完成。商事改革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新增创业主体8100多个。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外经、外资、外贸日益活跃。
经济新常态,改革之路该怎么走?珠晖正在寻找答案。
推进重点改革。珠晖立足按照省市总体部署,细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强化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抵押贷款,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加快公务用车、司法体制、审计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
加大开放力度。珠晖坚持开放活区战略,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湖南“一带一部”、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瞄准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等发达地区,大力开展总部经济、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商贸服务等专题招商。配齐配强招商队伍,深挖资源,掌握信息,以政促商、以商招商。做细做实立项、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争得到,来得了,落得地。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设定招商目标任务,促进全民招商。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打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鼓励、引导老乡回故乡、建家乡。
激发双创活力。珠晖一方面积极实施创新创业引领计划和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计划,狠抓弱势群体就业创业,重点扶持青年创新创业,重视引导返乡创业,鼓励现有企业“二次创业”。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做好“个转企”“小升规”工作,激发民间创业热情。另一方面要依托驻区高等院校,培育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高标准建设创客教育平台。深入实施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为珠晖企业家、能人和农民工回乡创业积极创造条件。此外,降低投资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发挥好扶持政策的集合效应,清除制约“双创”的障碍瓶颈。按要求落实“双创”资助工程、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创业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离岗创业,真正打造活力迸发的“双创”高地。
改革,让珠晖的步伐更加从容稳健;开放,让珠晖的形象更加友善自信。
高铁学院实验基地
今日珠晖,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三产经济日益活跃
裕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小苏打废水治理项目全面投产
“双水湾”休闲园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周末前来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