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亚华
本报讯 龇牙咧嘴的井盖,七零八落的管线,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在新陈更替过程中,一些无主设施分布将越来越密,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市民对此烦恼不已,但有时又不知道找哪家部门解决。
昨天,记者自市住建部门了解到,市住建部门将协同电力、燃气和供排水及各大通讯类企业等多家单位,对中心城区井盖实施规范标准化试点工作,给公共区域的井盖张挂“身份证”, 并对无主井盖及时进行规范清理。
记者在常胜中路附近看见,街道中心的井盖有的标明“衡阳市政”、“衡阳城通集约管道”等字样;有的则简单标注了“雨”等字样,权属信息模糊不清。市住建局市政管理科王爱军科长告诉记者,今年起,我市城区所有的弱电井盖全部归口城通公司新建改造及管护,目前,相关工作正在交接过程中,市政、自来水、燃气等部门的各类井盖标识相对较为规范,弱电通信线路井盖标识则较为混乱;今后城区所有窨井盖上,必须标明权属信息及标识,让市民一目了然,一旦出现问题 ,方便市民投诉,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无标识或标识模糊不清的井盖将及时展开规范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