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姚永军
图/本报记者 陈太仰
甜美的笑容令人如沐春风,出色的成绩令人击节赞叹。
除了市中级人民法院新闻信息科副科长的职务外,胡英还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团委副书记、审判员。10年来,她先后在文秘、宣教、审判等多个岗位工作,她干一行爱一行,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以朴素的言行感染着身边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爱岗敬业之歌。
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
200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胡英胸怀“法官”梦,以书记员的身份考进衡东县人民法院。从那时起,她从未停止学习和自我能力的提升。凭借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她完成了工作道路上的多重跨越。
2009年,她克服严重的工学矛盾,成功通过被喻为“天下第一难考”的司法考试,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市中级人民法院面向全市法院遴选干警。经过一番日以继夜的备考,她顺利实现工作生涯中的第一次跳跃,从基层法院考入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3年,省高级人民法院面向全省书记员举行转任初任法官考试,她再次捡起书本,最终以专业成绩全市第一的成绩通过了转任考试,成为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名年轻的法官。
恪尽职守,谱写爱岗敬业之歌
“司法改革之后,法官实行员额制,像我这样的审判新兵肯定是入不了额的,所以,我现在十分珍惜坐在审判台上的时光。”胡英如是说。由于在综合部门任职,所以办案机会较少,而胡英却有着时不我待的法官情怀,主动到案多人少的部门帮助办理案件。2015年,她在繁忙的政治部宣教工作、团委的相关工作之余,仍参与办理刑事、民事案件共计10余件,其中由她主审案件6件,全部在审限内审结,且无一申诉、无一错案。
从事审判员工作之前,胡英曾是宣传能手和多面手。短短几年时间,她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报刊上发表作品共计300余篇,多次被《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她还先后被衡东县委和衡阳市秘书协会评为“衡东县十佳秘书”和“衡阳市优秀秘书”,得到衡东县人民法院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考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后,她承担了宣教科大量日常工作,经历并克服了孕、产、哺三个特殊时期的实际困难,理顺了家庭和工作的矛盾,所负责的工作无一纰漏,均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特别是所负责的教育培训、人民陪审员、党组中心组学习等工作,均得到市委和省高院等上级领导部门的好评。
胡英不仅在“写”字上下了功夫,在“说”字上也不甘示弱。2015年,她参加的市中院和全市法院“我的法治梦”演讲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市中级人民法院新闻科科长汤研科告诉记者:胡英还荣获过“全市青年岗位能手”、 “全市法院调研能手”,2014-2015年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不言苦累
胡英是公益活动的活跃分子,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志愿服务队后,胡英成为服务队第一批队员并被任命为副队长,经常带领青年干警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结对帮扶的雨花亭社区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她数次深入社区,主动请缨担任了该社区的心理疏导员,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张贴在社区的宣传栏上,随时接受当地居民的电话来访。
她还积极参与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仅个人献血就达3次,共计600cc,直到医生告诫她因为怀孕等原因已经处于贫血状态,她才暂停献血。近年来,面对我市血库频频告急的情况,她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单位干警60余人次参加了义务献血活动。
工作之余,她主动与全院青年干警交流谈心,在她的身体力行下,全院95%以上干警注册成为中国志愿者。在单位组织的“慈善一日捐”、“ 一张纸一件衣献爱心”及对其他困难干警的捐款活动中,胡英总是不甘人后、慷慨解囊。
职务:市中级人民法院新闻科副科长
党龄:2004年5月入党,党龄12年
荣誉:荣获“全市青年岗位能手” “全市法院调研能手”等多项荣誉,2014-2015年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
心语:铭记历史不忘党恩,公正司法不辱使命
党员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