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李楚
图/本报记者 黄沐
翻开仇寿海的资料,出生于1980年的他,是江苏盱眙人,2002年毕业于南京审计学院,毕业后被选调至我市审计局工作。先后在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办公室等岗位工作,2005年任经贸科副科长,2011年至今先后任经贸科、农业和国土资源环保审计科科长,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局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
事实上,撇开资料上的介绍,我们所见到的仇寿海是一个有梦想,有职业追求,创新履职的优秀共产党员。
较真:受托责任就要维护好党和人民的利益
“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价值,它就像小溪的流水只能带走凋谢的青春花瓣,而不能浮起成就远洋的货轮。”这是仇寿海铭记于心的人生准则,更是其审计工作的指向灯。
“审计源于受托责任,而国家审计部门作为政府重要的监督职能部门,接受的是党和人民的委托,因此,要做到对党和人民负责,就一定要切实维护好党和人民的利益。”仇寿海称,如果每个审计人员都用这样的认识来开展审计工作,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2008年,仇寿海负责一国有企业职工上访案件调查时,发现一个在当地很有实力的开发商存在侵害该企业职工利益行为和国有资产流失情况,当即,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查下去。开发商先是托人说情,后又打听到他即将结婚,但新房还没有着落,就找人说“卖”一套低价住房给他,遭拒绝后,又找人威胁,放出狠话来:“如果阻止我们赚钱的话,将让你在衡阳待不下去。”显然,这样的威胁并没有阻止到仇寿海彻查下去的信念。最终,仇寿海通过法律途径废除了该企业和开发商签订的开发合同,将该案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这家国有企业负责人也因此被免职。
“一个人孤身在异地,受到这样的威胁还是有所畏惧的,但只要想到我是一名审计人员,有党和人民为自己撑腰,我就什么也不怕了。”仇寿海较真的工作态度也给他带来了优异的工作成绩。
在工作期间,仇寿海先后取得了会计师、审计师和高级审计师职称,首批通过了审计署AO资格考试、省审计厅计算机中级班和骨干班考试,2013年至2015年,仇寿海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南华大学MBA,顺利取得学位证书。
工作14年,仇寿海共参与审计项目70多个,其中担任组长或主审的项目40多个,参与改制企业资产评估审计300多家。带领的审计组被审计署授予集体公务员嘉奖,同时,还曾连续7年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
创新:审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
审计工作要有较真的态度,也离不开创新的方法和思路。作为80后的审计人,仇寿海一直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不断优化审计工作方法。
2012年,仇寿海负责我市某县社会保障资金项目审计,这个项目是国家审计署组织的全国性项目,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在审计工作快要结束时,仇寿海发现某项保险资金存在重大虚报参保人数行为,不法分子利用该漏洞伪造资料进行骗保,且涉案人员比较多,而这时离现场审计结束时间仅剩3天。经过思考,仇寿海决定彻查下去。
此后两天时间里,负责该项工作的审计组成员接连审查,虽然发现重重疑点,但始终无法取证。就在大家焦头烂额的时候,仇寿海提出通过用不同类型缴费人数的权重来测算实际参保人数的审计方法。也就是对该县某项险种缴费人数按照不同的缴费标准进行划分,然后计算缴费总金额,审计测算金额远远大于实际缴费总额,审计认定要么参保人数上存在虚假,要么存在巨额小金库,在事实面前,虚报人数的问题“不打自招”,一举查出该县实际参保人数仅为其上报参保人数的一半左右。最终,相关涉案人员依法受到制裁。该项目被评为当年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制作成指导案例下发全省学习。
审计工作没有一个固定的评判标准,每一个项目的开展,仇寿海都是通过对政策的仔细研读和理解来判定。工作十余年,他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为审计事业谱写新的华章。
党员名片
职务:市审计局农业和国土资源环保审计科科长
党龄:2004年入党,党龄12年
荣誉:首批通过了审计署AO资格考试,负责实施的审计项目被审计署授予集体公务员嘉奖一次;个人被省审计厅授予三等功一次,被市政府授予三等功和嘉奖多次;仇寿海审计经验被录播成视频,获得审计署二等奖。
心语:我努力,我奉献,因为我是中国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