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面十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温天气,
警惕6种“高温病”
高温天气, 警惕6种“高温病” 连日来的高温,让全国大部分地区快速进入高温酷暑模式。专家介绍,高温天气的高发疾病主要包括:中暑、胃肠炎和病毒性肝炎、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空调病”、因晒伤引起的皮肤病。 专家提醒,高温天气下,一定要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注意补充水分;在空调环境中,要注意室内室外的温差;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情,并适当增加锻炼,最好傍晚时运动。 1 2 4 3 5 6
  防心脑血管病

  避免忽冷忽热,注意补水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只有低温天气才是脑中风的高发期,事实并非如此,夏天同样也是脑中风的高发期。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2℃时,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大。

  因此,高温季节,一定要注意补水,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而导致的血栓甚至是缺血性脑中风,尤其是脑部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应每天至少饮用1500毫升水。同时,不要等到口渴才大量灌水,要注意“小口饮水、多次少量”。此外,建议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避免因温差过大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防中暑

  少喝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

  高温环境是导致夏日中暑的主要原因。中暑是指人体在长时间的高温、高湿度和热辐射的作用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障碍,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综合症。 

  一般情况下,在室温超过35℃的天气里,如果人在高湿度、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或者在热源强辐射下,长时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过分暴露在烈日下而又缺少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均会发生中暑。  

  据介绍,中暑的救护原则是迅速降温,迅速将中暑的人脱离高热环境,转移到通风好的阴凉地方,解开衣扣,让病人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扇风,并给清凉饮料,必要时需要输液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高温天气要预防中暑,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渴了才喝水。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大量饮用。

  2.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热量摄入。平时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4.外出时避开正午时段,应擦防晒霜、戴宽檐帽或使用遮阳伞,并戴墨镜。适当减少高温户外锻炼。

  5.老年人、儿童、有心肺基础病、精神系统疾病的病人最容易出现中暑症状,一定要注意观察。 

  防颈椎病

  别让颈椎受凉最重要

  人在高温天气睡眠通常不好,容易落枕;同时,空调温度过低或者猛吹风扇,容易使颈部受凉,特别是办公室白领,颈椎病最易复发。天气炎热,人们户外活动少、心情烦躁等因素也会诱发颈椎病。典型症状就是头晕、头痛、手麻、僵硬等。

  夏天也是治疗颈椎病的好时机。因为夏天温度高,颈部血液循环加快、颈椎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神经复苏变活跃,有利于带走颈部“垃圾”,消除骨刺、水肿等。同时,夏天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有利于椎间盘的复位以及神经复苏活跃,有利于颈椎疼痛、发麻的消除。 

  预防颈椎病,首先要保护颈椎不要受凉,尤其是不要对着颈椎部位猛吹空调或风扇;其次要适当运动,如散步、远眺、运动颈背部肌肉等;第三,适当补充含钙和蛋白质。

  防晒伤

  晒伤后切忌立即冰敷

  日晒对皮肤的伤害较大,长时间日晒容易导致皮肤脱水、干燥,而皮肤在这种状态下,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晒伤,最常见的如发红、脱皮、肿胀等,有些还会出现局部皮肤烧灼感,甚至有些触碰衣物会感到疼痛。 

  “如果皮肤已经晒伤,应立即进行舒缓处理,可先到阴凉地方,用干净的水或矿泉水清洗不适的部位。”专家提醒,这时,水温可稍低,但是,不要立即冰敷。否则,一热一冷对皮肤的刺激过大。

  晒后皮肤比较脆弱,不建议做去角质的护理,一些深度洁面乳也暂停使用,不然皮肤会变薄,脱皮。晒后护肤上,用较温和的清洁产品,涂抹容易吸收的护肤品,不要急着使用质地太过黏稠的保养品。

  此外,晒后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谷物杂粮及优质蛋白,忌饮酒和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纯棉、丝质等柔软透气的面料的衣物。一般而言,晒伤的症状一周左右可恢复,恢复正常后,就可按之前的护肤习惯护肤了。 

  夏日防晒非常重要,打伞、戴帽子、涂抹防晒霜都能起到防晒的作用。在户外每活动15分钟左右,就应到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分,也可将干净的矿泉水拍打在皮肤上补水,以防晒伤。

  防胃肠道疾病

  轻症腹泻可自服黄连素

  夏季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包括胃肠炎和甲肝、戊肝等病毒性肝炎。

  夏季胃肠炎高发是因为高温天气,食物容易变质,细菌较容易滋生,而夏天大量饮水又容易稀释胃酸。胃酸是人体的一道保护屏障,胃酸能够杀菌,大量地饮水会冲淡胃酸,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吃了不干净变质的东西,就容易引起胃肠炎。此外还有一种急性胃肠炎的情况,比如喝太多冷饮导致胃肠道紊乱引起腹泻腹痛等。

  胃肠炎的主要症状是腹泻、腹痛、呕吐,严重者还有发烧。

  “甲肝、戊肝等病毒性肝炎之所以在夏季高发,主要是通过食物传播了肝炎病毒,例如没有熟的水产品、海产品,例如生蚝、贝壳等。”专家解释,甲肝、戊肝病毒潜伏在这些水产品中,经口进入体内容易引起病毒性肝炎。主要症状有食欲不振、厌油、乏力,严重者还会发烧、黄疸。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胃肠疾病并不常见,但也可能在夏天发作,那就是霍乱。霍乱是一种甲类传染病,由感染霍乱弧菌引起,夏季常因为吃生的水产品或者生熟食用一个砧板,细菌感染所致。主要症状有拉洗米水一样的大便,剧烈呕吐。

  夏日要预防胃肠疾病,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饮食注意卫生,不吃久放的食物,吃海鲜水产品等一定煮熟才吃,同时,生熟食用不同的砧板分开处理;二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三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专家提醒,当出现腹泻症状时,如果情况不严重,可在家口服黄连素调节症状,适当喝些淡盐水,补充电解质以防腹泻引起脱水,但如果出现一天腹泻四五次以上,且有全身性症状如发烧、乏力等,就应当马上到医院治疗。在腹泻期间,饮食上最好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刺激油腻的食物。“最重要是干净卫生。”

  防空调病

  定期清洗空调过滤网

  “空调病”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空调病”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是在高温天气,室内室外冷热交替的温差引起神经紊乱,从而出现烦躁等情绪问题。

  二是人的皮肤因为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干燥、脱水,导致乏力、关节疼痛等。

  三是微生物感染,多数情况是可能感染了军团菌。因为空调制冷装置中隐藏了一种名为“军团菌”的致病菌,随冷风吹出,飘浮在空气中,人体吸入后就容易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等症状。如果夏日出现发烧、咳嗽、胸痛等,应留意是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空调病”。 

  预防“空调病”,一要保持室内湿度,以防皮肤脱水;二要定期清洗空调过滤网,预防细菌感染;三是每天超过5个小时在空调房间内办公的,要多注意补水,也可适当选择一些含有电解质的功能性饮料;四是可在傍晚进行身体锻炼。

  广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高温天气, 警惕6种“高温病”
衡阳晚报版面十一A11高温天气,
警惕6种“高温病”
2016-06-29 2 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