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国
新学期开学,送女儿到学校,校门口除挂着“热烈欢迎新学期老师和同学返校”的横幅外,还挂有一条“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时代雷锋”的标语。女儿问我:“我们学雷锋学榜样,那以前的雷锋又学习谁呢?”我竟一时语塞。
关于雷锋和雷锋精神,对于我这样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有着26年入伍当兵经历,长期从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来说,当然是耳熟能详。可以说,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自小就是听着雷锋的故事,唱着雷锋的歌曲,看着雷锋的电影,读着雷锋的日记,学着雷锋的精神成长成人的,并参加过一轮又一轮的学习雷锋活动。这些年来,雷锋的音容笑貌和故事名言一直萦绕在心田,关于雷锋和雷锋精神的情结一直在滋长。而女儿的问题,我竟然没有记忆,没有答案,没能回答上来,雷锋似乎一下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带着女儿的问题,一连几天,我点击进入湖南长沙、辽宁抚顺和沈阳军区等多个重点网上雷锋纪念馆,在一文一书,一篇一册,一影一歌,一人一事中,沿着雷锋学习成长的人生足迹,寻找雷锋成为国民偶像的历史脉络。
雷锋的榜样里有老书记的影子。1958年,雷锋参加工作,到望城县委当上了公务员。有一次,雷锋跟着县委书记张兴玉下乡,看到一户农民生计艰难,张书记就掏出15块钱留给这户人家。雷锋一看,也掏出了两张5块钱。张书记说:“我给他就行了,你不用给了,你钱少。”雷锋说:“书记,您一家七口,平均起来还没有我多,我也要给!”雷锋从对张兴玉书记扶贫济困的举动“模仿”开始,学着帮助弱者,资助同事战友,最终形成了“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人生哲学。1959年初,雷锋招工到辽宁鞍山鞍钢工作后,用工资买了件旧皮夹克和手表,把穿着皮夹克的照片寄给望城县委老领导。曾建议“将雷正兴改名雷锋”的县委书记赵阳城回信批评了雷锋,“全国人民正在勒紧裤腰带,希望你艰苦奋斗,永不忘本”。雷锋读后非常惭愧,就把那件皮夹克收了起来。
雷锋的榜样里有是党代表的身影。韩万金是雷锋生前所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汽车团的政委,自打雷锋入伍到工程兵汽车团起,韩政委就特别注意发现和培育雷锋这棵“好苗子”,大力宣传雷锋的事迹。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韩万金把全家人节衣缩食省下来的2000元钱交了党费。辽东发大水,他又把一个月的工资寄给灾区。他的事迹感动了全团官兵。雷锋在辽阳水灾和人民公社成立时,也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寄给了灾区和人民公社。后来,有人说雷锋是“傻子”,雷锋在日记里回答:“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雷锋的榜样里有老英雄的形象。1960年1月8日,雷锋在入伍日记中写道:“克服一切困难,发扬长辈优良的革命传统。我要坚决做到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决不屈服、投降。我一定要向董存瑞、黄继光、安业民等英雄的战士学习。革命需要我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雷锋见贤思齐,以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模范为目标,在心中埋下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火种,扎下了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根子,最终也成为人民军队英雄方阵中最光辉、最夺目、最璀璨的英雄。
雷锋的榜样里有毛泽东的光辉。正是通过对毛泽东选集中“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实践论”等光辉篇章的深钻细读,雷锋掌握了毛泽东思想蕴含其中“宗旨观”“人民观”“实践观”“真理观”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了自己的思维辩证方法,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就是一名战士、一名党员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追求。雷锋在“为人民服务”的指引下,自觉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全心追求,全情付出,全身投入,全力践行。毛主席看了雷锋日记之后,赞扬雷锋“此人懂点哲学”。
花了一周时间,关于“雷锋学习谁,雷锋的榜样是谁”的问题,我并没能找到一个唯一的具体的特定的对象。影响引导雷锋成长的人,既有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也有和平年代的先进模范人物,还有他身边的领导、同事和战友,更有毛泽东这样伟大的导师。这次短暂几天的追问寻访,从雷锋的故事,雷锋的电影,雷锋的歌曲,雷锋的日记,雷锋的回忆等出发,我再次走进雷锋和雷锋精神的世界,得到一次英雄的回望,一次情感的升华,一次道德的对表,一次平凡的重温,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心灵的叩问,对雷锋及雷锋精神从哪里来,如何形成,怎样发展,未来往哪里等,有了新的了解和认知。同时,寻访还让我看到了雷锋精神在当下的传播与发扬。看到一个个岗位,一个个社区,一所所学校,一座座军营,不同的人们以“雷锋班”“雷锋组”“雷锋岗”“雷锋车队”“雷锋窗口”等方式学习雷锋,弘扬传承雷锋精神,朱伯儒、孙茂芳、张海迪、郭明义、庄仕华等,成为“活雷锋”、“当代雷锋”,为推动这个时代前行注入正能量。
将寻访关于“雷锋学习的榜样”过程和感悟写下成文,已是3月5日上午,正好是今年的“3·5学习雷锋纪念日”,以此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