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2月27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何有“秦晋之好”,
而无“秦楚之好”
  秦晋之好是一个常用成语。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其实,稍有些历史常识的朋友都知道,此成语不大切合历史。春秋时秦晋确有结亲,但大多数时候两国是“怨偶”。反观秦与另一大国楚的关系则甜蜜得多,两国联姻从春秋到战国延绵数百年,如果说秦楚之好,至少从历史角度而言,是恰当了许多。这是咋回事呢?

  春秋时,秦穆公向晋国求亲,晋献公把女儿穆姬嫁给秦穆公为夫人,此乃所谓秦晋之好的开端。后晋国内乱,秦穆公把女儿怀嬴(后来叫文嬴)先后嫁给晋怀公、晋文公。表面上两国关系很亲密,但实际并不融洽,甚至有时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发生了著名的殽之战后,两国关系冷了下来。

  秦穆公一门心思想跟晋国搞好关系,却几次碰壁,这是为何呢?秦晋都是大国,都有争霸的实力和心思,这决定了两国是竞争关系,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且,在晋人眼里秦是蛮夷,几代晋国国君骨子里都有轻视秦国之心,秦穆公热脸贴上冷屁股,后果可想而知。

  秦穆公痛定思痛,转而跟楚国交好结盟。两国同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又都跟晋国关系紧张,两国交好有基础。春秋时秦楚国君联姻史书记载的只有三次,但不排除还有其他联姻。楚昭王时,伍子胥率吴军攻克郢都,秦哀公出兵帮楚复国,从中可见两国友谊。到战国时,秦楚还有联姻,像秦昭王诳楚怀王去秦国结亲,楚怀王欣然往之,成了阶下囚,这从侧面说明秦楚联姻传统由来已久,不然楚怀王也不会上当。又如吕不韦包装公子异人,由于华阳夫人是楚人,就让异人改名子楚,讨其欢心,成功使其成为世子,继而成为秦孝文王。

  具体到《芈月传》,芈姝、芈月姐妹都是楚国公主,嫁给了秦惠文王。芈月之所以能成为后来手握大权的宣太后,说起来跟秦国强大的楚侨集团分不开。秦楚世代联姻,培养出许多手握大权的楚人和有楚人血统的秦人,更吸引了众多的楚人前来投奔。前者有芈戎、魏冉和白起等人,后者有李斯等人。这些楚人在秦国如鱼得水,可以说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既然秦楚之好强于秦晋之好,那为何前者没取代后者成为成语呢?据笔者想来,这大概有两个原因。其一,秦晋之好出自元代乔吉的《两世姻缘》第三折以及《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戏曲和小说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其二,秦晋这个词是叠韵联绵词,古人重视音韵之美,于是舍秦楚而就秦晋了。

  据《羊城晚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自古立国靠黄金 世界各国金库传奇
词典故事
为何有“秦晋之好”, 而无“秦楚之好”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 A15为何有“秦晋之好”,
而无“秦楚之好”
2016-02-27 2 2016年02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