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2月23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亩大丘
  雁郊原乡

  东山町一坦成坪,队里大部分稻田在町里。六亩大丘在町中间,是队里最大的一丘田。老农透露,解放初查田定产时,量得松记得紧,六亩大丘实际将近七亩。祖上垦荒筑田,因地势而为,田塍曲曲折折,垅里的丘块奇形怪状,老弯丘、长丘、方丘、蛋丘之类的命名形象有趣。唯独六亩大丘,居于最平整的地段,田园化似的方正,有大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在町里最打眼。队里当年不足百人,近三百亩水田,人均接近三亩,是全大队贡献公粮最多的队之一。

  田多人少劳力少,农活繁重。那时的学生“既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农家子弟,理所当然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方式无疑就是干农活。队上将我们小学生组成红小兵突击队,担负抢收抢插各等农活。犁翻草籽田生坯,我们一锄一锄挖碎,人人手上打起血泡。耙平、拖光早稻田,划好行,我们鸡啄米似的腰驮背拱,一寓一寓插秧,绿了一丘又一丘。双抢更是艰苦,杀好早稻,一个一个禾根脑挖翻,连夜加班踩进生稻草秸秆还田,脚杆子被稻叶割出一道道血印。扯索开厢,匍匐在滚热的水里插晚稻,太阳烤得后背针刺般地痛。日出前迷迷瞪瞪出工,摸黑饥肠辘辘散晚工回家,跳进门前塘洗个澡,扒几口剩饭,倒头挨着席子就打呼噜。晚稻收镰上岸,将管(稻草束)用竹篙串起,耍杂技般一篙一篙挑上山坡晒干码垛,肩膀压起一层老茧。天寒地冻,修塘渠,填马路,挑塘泥,沤沟  ,农事没完没了,一天也不得清闲。小孩子毕竟体力耐力不足,一季农忙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筋疲力尽,恨不得奢侈地患一场大病,逃避一季劳动。大人们心疼地拿我们红小兵开涮:“你们咯样接受劳动改造好辛苦哦,还是好好读书,做个臭老九好,天天缩在屋里,天晴不晒,落雨不氵栽  (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杀禾莳田,挖田中耕,每消灭一丘田,都要喝口凉井水,稍稍歇息。小丘块作业,喘息的机会多,感觉工效都要高一些。遇上六亩大丘,做了大半天,依然剩下一大片,还要遥遥无期地苦熬。干完一寓又一寓,实在顶不住体力透支,和衣躺上田塍,斗笠盖住头,眯眼迷糊一下,人也要轻松许多。队里犁耙老把式,曾经总结耕牛的劳作之苦:“累在六亩大丘,埋在五亩大丘。”意思是六亩大丘太大,连续耕完很辛苦;五亩大丘是泮泥田,泥脚深,面积大,牛脚像踩进沼泽一样难扯出,会活活累死。推牛及人,短短两句话,精准概括了劳作于六亩大丘的苦楚。

  莳田最能彰显六亩大丘的大。那时行政命令,莳田必须划行开厢,利于禾苗通气透阳。划行的田,如十字绣,秧苗插在十字架。开厢的田,一厢一寓或两寓,一行六株。除个别蓑衣斗笠丘,严禁莳“脱手田”。六亩大丘呈长方形,长边太长,只能打破常规,横着扯索开厢。划好行或开好厢,我们踏着泥泞,用高系箢箕挑担百十来斤重的秧苗,放到田埂。先将用稻草扎紧的秧束,一个个抛进田里。田太宽,两边抛完,中间留下一条空白区。划行开厢后,挑秧下田踩出过多泥脚眼,不利秧苗稳兜。无奈,只得将两边的秧束抛密些,边莳边腾挪秧苗到田中间。抛秧多了,总有失手的机会。一个秧束扔过去,落在人身边,溅得一身泥水。要是正好砸在人身上,留个中碗大的泥印。“中弹”的人边嗔骂边抹泥巴,伙计们开怀大笑:“恭喜恭喜,捉甲黄泥团鱼,吃餐好咯!”田面宽阔平整,划行技术再高,难免划得有点弯曲。春插、双抢上岸检查验收时,大队干部有时官僚主义,怀疑方正的六亩大丘是“脱手田”。队长费尽口舌再三解释,才没有扣分。

  那时种田,农家肥当家,每丘田都沿田塍打几个草籽  沤肥,包干到户管水管翻。犁草籽田之前,家家劳力出动,把自己包干的沤肥挑出,均匀撒到田的各个角落。苦了六亩大丘出沟  的人家,吱吱嘎嘎挑一担又湿又重的沟淤,泥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跋涉五六十米,远比小丘田费时费力。送个人畜粪,小田从两边田塍  过去,倒也轻松,送至六亩大丘,要踩着软泥挑到田中间,多耗费力气。

  记得那时队里搞南优杂交稻制种,因为田太宽,不便扯索拉花授粉,特意把六亩大丘排除在外。禾苗分蘖以后,要排水晒田两次。小田晒得快开白坼,六亩大丘才刚刚干水,开坼要晚两三天。七十年代末期,队里开始半机械化喷药治虫。抬一部微型柴油抽水机,一队人排队挑水跟着,用大粪桶调兑药水,抽药水沿着田埂喷洒。过去,全队用几台小喷雾器洒一遍农药,要花个多礼拜时间,机械喷洒,一两天基本搞定。轮到六亩大丘,两边田塍距离太远,抽水机射程不够,掌龙头的要带上两三个人,拖着皮管子下田,向田中间扫射,平添几多麻烦。有人说,把六亩大丘塞成三丘田算哒。那时是异想天开,生产队田亩造册上报,没有列入田园化改造计划,不能擅自动土增减调整。现在看来,确实有点教条。

  手工搞饭吃的年代,我们能感受大田的好处,大概只有灌溉的便利。车水或抽水进小田,七弯八拐过很多田坝口,水过三丘才到下水头田,时间拉得很长。灌六亩大丘一般大的田,阻拦少,水一路漫过去,很快渗遍各个角落。若遇干旱年景,开坼的小田、高岸田,抢水灌进去,长长的田塍缝要漏走好些珍贵的水,大田本来就经得干,田塍渗漏也相对少些。

  生产责任制以后,六亩大丘被分割成几丘田,分到一家一户耕作。早些年有了收割机,田大方便操作,人们又开始怀念六亩大丘。城市化突飞猛进,队里的六亩大丘已被推土机覆土碾压。如今,外村普遍实行机械化收割,看来还是六亩大丘好。

  陆亚利

  乙

  水

  乙

  水

  孚

  乙

  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六亩大丘
花 卡 子
赊账的挂钱
峨眉猴趣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六亩大丘 2016-02-23 2 2016年02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