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彭 静
他总是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们重创新、敢突破;他心怀教育大爱,用满腔热情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他不断守正创新,在科研和教学上获得大量荣誉……他就是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教师钱杨林。
今年是钱杨林从教的第18年,学院的师生提起他总是称赞连连。这些年他不断强化自身业务素质,提升学术修养,还常利用暑假到广东、深圳等地打短工,关注现代产品自动化加工新技术发展情况。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机械制造自动化高级工程师、机械设计与制造副教授,是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双师型教师的先锋典范。
洁身端行,于三尺讲台当好引路人
从2005年从事高校教学工作起,钱杨林就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在教学一线兢兢业业,课堂上他总是留心观察学生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课余他经常与其他老师交流,不断吸取他人之长,采用多种手段让传统高职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多年教学经验,让钱杨林对各种教学内容输出的方式、节奏了如指掌。
“钱老师的课内容丰富且很有意思,很容易理解。”“钱老师的专业知识很深厚,整体的知识面又很广阔,对我们的提问也总是很耐心。”“最喜欢钱老师的课了,听完总是受益良多。”提起他的课堂,学生们总是赞不绝口。从教以来,钱杨林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硕果累累,在学术征途上敢于突破
一直以来,钱杨林都奉行“教育教学无小事,科学研究没捷径”的理念,在工作岗位上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敬业精神,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日常工作中他总是思路清晰,十分讲究效率,对于重难点工作从不逃避,敢挑重担、任劳任怨。这些年,他没日没夜地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事业上,在自己的学术之路上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我也经常和我的学生强调,要有创新的本领,也要有积极创新的勇气。”钱杨林说这些年自己也在着力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近十年来,他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发表了近30篇论文。
2021年,钱杨林所提出的“骗刀法”更是攻破了一个业界难题。据钱杨林回忆,当时在进行编程加工时,按照实际使用的刀具来编程,总是产生无法生成刀路或出现刀路不可靠且会碰撞的报警提示。他经过研究发现,所有的数控编程软件都存在一个缺陷,这是一个业界难题。钱杨林决定潜心钻研,他与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钱春华共同研究多年,并在2018年共同申报了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动加工中的骗刀法研究》,最终顺利结题,相关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
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教融合
关注实践问题,解决实践问题,是钱杨林这些年来科研、教学时强调的一个重点。他的论文成果大都关注了实际生产问题,这些年来陆续解决了“面板产品数控加工批量生产”“数控铣削加工接刀光顺”“玩具前模的整体式铜公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等一系列难题,对相关实践生产领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还为衡阳格利数控厂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加工生产技术问题,并对他们厂里生产中的问题进行攻关,并成功申请了衡阳市科技局课题。
推动产学研教融合是这些年钱杨林一直在努力的事情,他担任了院实训基地技术主管,解决学生工作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并将自己的科研思路倾囊相授给广大学子,还积极搭建学生和企业的沟通桥梁。
“教书育人是我的毕生使命,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我也希望我与我的学生所研究的问题能够对实践有益,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钱杨林表示未来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条,努力做到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修养向德高望重、品性纯正看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克己奉公、躬身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