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简评李昂的“谈诗系列”
~~~
~~~
~~~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阳餐馆

  ■彭发灿

  “老板,下碗三鲜粉。”“我要份鱼粉,打包。”“哪个的汤粉?好了!”……顾客此起彼伏的点单声,老板娘脆亮的出餐声,食材与热油相遇瞬间激爆出的“噼啪”声,和着锅铲在铁锅里急速翻动的“嚓嚓”声,墙上小喇叭不绝于耳的支付到账声,一股脑儿被呼呼作响的排气扇抽到室外,在清湘巷的空气中飘散开来。

  每个清晨,这家铺面不大的餐馆,人气爆棚,忙而不乱,点燃一巷烟火。

  我的小店与餐馆对门。餐馆店主王老板来自琼瑶故里衡阳县三湖镇,而我从衡南泉湖来。这样,我们的人生江湖,在永州城里因“湖”而遇,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后来,听这家餐馆老板说,他去办营业执照,拟店名“衡阳餐馆”,根据相关法规,城市名不能单独作店铺名称用。眼看无法过审,便灵机一动,将自己的名字添作“衡阳餐馆”的前缀,才顺利办下证件。

  王老板老婆也姓王。他们初来乍到,街坊们除了关注到两口子的能干之外,还好奇二位是不是近亲联姻。我作为他们的老乡,负责任地告诉各位吃瓜群众,夫妻俩同姓,早出了五服,“王”姓在他们家乡是大姓,遍布十里八乡。

  年长于我的老王,个头中等,脑袋大,脖子粗,啤酒肚溜圆,完全符合“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的定义。看他年轻时的照片,可列帅哥范畴。老王干餐馆,纯属半路出家,也因为入了餐饮行,才有了现在的样貌。

  上世纪改革开放甫始,土里刨食的他,被先一年南下务工的未婚妻引荐到广东,进厂做了打工人。他头脑聪明,工作如鱼得水,很快做到管理层。那时老王还是小王,敢想敢干,有了几年积蓄,便辞工投入商海,决心做一名时代弄潮儿。他先后开过超市、卖过糖水、干过夜宵等,一圈老板做下来,收入不但没有水涨船高,反而连原有的老本都很快见了底。早年商海沉沦,心灵手巧的小王唯一收获的是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老王来永州,转战炒货,是因为他的永州连襟在这个行当做得风生水起。老王和自己堂客有样学样,日复一日,炒瓜子、炒花生、炒板栗,现炒现卖,不出三年,炒出人生第一桶金。后来随着五花八门零食店的兴起,炒货生意式微,老王果断转行。

  老王的餐馆,早上主营米粉,中、晚饭点专攻简餐。开业伊始,生意日升月恒,他们却坚持不请帮工,每个环节,亲力亲为。夫妻分工明确:“大王”负责食材采购,掌勺出锅;“小王”专司后勤保障,点单结账。夫妇配合默契、高效出餐的背后,是加倍的苦累。因为赢得大批食客特别是上班族好评,所以他们辛劳并快乐着。

  这些年,老王几乎承包了我的全部早餐。以我“面对面”的观察及亲身体验,餐馆一路气势如虹,生意兴隆,个中奥妙,老王的厨艺占到七成。但凡进他家餐馆,无论是吃早餐,还是炒盒饭,以老王的手艺,基本能抓住顾客的胃。因此新客变常客,常客带新客,味蕾上催生出的好口碑,从舌尖出发,就是客源不断的密码。

  我发现,生意长旺的店都有一批忠诚的拥趸,店主对这类顾客的消费习惯了如指掌。老王的餐馆亦如是。每有常客就餐,毋需客人说明,老板娘对他们的饮食偏好、口味轻重、食量大小等关键信息掌握,如盲人吃饺子——心中有数。

  当然,老王夫妻的生意经,也是念得滚瓜烂熟。餐馆试业期,有食客对他的米粉汤锅存疑,认为其汤味美,没有真材实料,全归功于“科技狠活”下的各种调料。他们不动声色。在我去吃汤粉时,老板娘开始以老乡的情分,隔三差五,当着一众食客的面,从汤锅里连汤带肉直往我碗里舀。连续一番“小动作”操作下来,悄无声息,就堵了那些挑剔食客的嘴。

  小餐馆消费,以工薪阶层为主,实惠乃立足之本,物美价廉,才会长盛不衰。老王深谙此理。到他家就餐,米粉量足,米饭管饱。老王定价,也有田忌赛马的意味。薄利餐品,与周边同价,或者略高,厚利餐品,定价周边最低。这种定价策略,与同行比较,以同售百份计,别人每售出百份餐品中,薄利者占大多数,而老王每售出百份餐品中,厚利者居大多数。如此算来,老王除收获竞争对手一样的人气外,还有更多的银子。服务行业有个臭毛病,逢年过节乱涨价。老王例外,除年节不跟风加价外,还坚持定价多年不动,即便非涨不可,也要坚持到最后才上调。

  老王为人和气大方,说话幽默风趣,平生爱酒,三餐杯不离手,善饮不醉。开餐馆,他戒烟,戒槟榔,皆成功,唯戒酒,万万不成。俗话说得好,酒饭献人客,财源流不歇。餐馆的老主顾,很多就是老王以酒为媒,客缘广结而来。头回生,二回熟,进店炒菜蹭酒者、带酒来蹭饭者众。老王来者不拒,把酒言欢,兴致高处,还要下厨添一两个下酒菜。看来,人挑生意,生意挑人,是有一定道理的。同一场地,同一行业,技艺相当,有的人做得红红火火,有的人做得不温不火,胜负之间,少不了人格魅力考量。商海搏风打浪,最后满载而归,成功上岸,靠不畏险阻的勇气,也靠拉满的情商、智商。

  凌晨四点半,阒寂的城市尚在霓虹灯中酣睡,老王夫妇已开始为人间烟火气添柴加薪,调味增鲜。忙碌完食客的一日三餐,已经是晚上九点。他们自己的三餐,有时可能是两餐,只能见缝插针,囫囵吞枣式对付。难得生意淡薄时,老王会坐到我的小店,彼此操着被永州人民同化过、不再标准的乡音,谈家乡变化,聊家长里短,或者与街坊邻居谈天说地,纵古论今,天马行空。只有在这样的情境里,我才会看见老王片刻悠闲。

  每一粒汗珠都不应被辜负,就像每一颗朝露都能在阳光下升华。老王两口子无疑是幸运的。经年灶台边的烟熏火燎,案几上的锅碗瓢盆交响,岁月回馈他们一个城里的家,一双儿女先后完成学业,成家立业。

  “抱上孙辈,我就好好歇息了。”当我问老王何时退休,他满面笑容,如是回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板栗的寂寞
荡气回肠的精品力作
以心换心
人间已秋
衡阳餐馆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衡阳餐馆 2023-10-22 2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