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简评李昂的“谈诗系列”
~~~
~~~
~~~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心换心

  ■朱小平

  爱人知道我很喜欢吃糖心红薯蒸饭,每到红薯应季上市,他都会从工作的山乡集镇买回一大袋新鲜的糖心红薯。可他却不爱闻红薯味儿,他自幼生长在山村,水稻田少,满山满坡种满了红薯,儿时每天吃三餐红薯,吃腻了。他跟我开玩笑说,就算是红薯炖人参,他连红薯汤里的人参也不会吃了。因此,我每回做红薯蒸饭,总要先给他盛出一大碗白米饭,再用剩饭拌红薯,上甑格蒸,然后一个人悄悄躲在厨房吃完,也觉别有一番“甜蜜”在心头。

  我的家乡洞庭,鱼肥米壮,少有红薯。大抵是因为湖区灰黑的软泥土不适合种植红薯,我们那时视红薯为珍稀美食。幸好邻近的沅江县、汉寿县不缺丘陵地带种糖心红薯的上好黄沙土。每年暮秋,我们的晚稻收割好了,他们的红薯也满船满舱,循着轮船“呜呜”划开南茅运河水面的浮萍,呼啸而来,停泊在我家不远处的南洲桥坝下。

  他们的红薯不卖钱,只兑换稻谷,一斤稻谷兑换三斤红薯。我老是学不会识秤,由着祖母从谷仓里撮出一簸箕稻谷,倒进麻袋装好,挂在单车后座沿边。我跟着村里的小伙伴,一齐踩着单车三脚架,欢欢喜喜去兑换红薯。我们那里没有收藏红薯过冬的地窖,大人也担心我们载不动太多负重,一次只用十斤稻谷兑三十斤红薯。祖母叫我不着急,吃完了又去,反正年关之前,轮船上的红薯会一轮一轮地来。

  我和隔壁家的小伟习惯端着碗在禾场上吃饭,比试显摆谁的饭碗里糖心红薯多。他的红薯饭面上经常还有泛油的咸鸭蛋与鲜红的腐乳,惹得我流口水。小伟背过他母亲严厉的目光,会偷偷夹给我一些。糖心红薯饭配上咸蛋或腐乳,堪称“锦上添花”的人间美味。

  那年腊月,祖母想做一些糯米红薯片,备作年节零食,又在我的单车后挂了半袋稻谷。小伟见我去兑红薯,也赶紧跑去催他妈妈量谷。我在小伟家门前等了很久。他妈妈拿着撮箕,不慌不忙,从左边谷仓撮一下,倒一点垫起麻袋底,又从后边鸭棚舀几瓢家禽吃的二道风车扬出来的秕谷,掺杂进去,提起秤钩,抖着瓢一点点往上添撮箕里的谷,掂量到十斤的秤星上,秤砣差点打到她脚趾,才喊“好了”。小伟单车后挂的十斤谷,看上去比我的鼓囊。

  我和小伟顺着运河坝台阶走上船,还是上次的那条船。船老板说,红薯不多了,兑完,今天就回家过年。老板高兴地打开小伟的麻袋,伸手进去抓了几粒浅黄色的稻谷,在嘴里嚼,就像古装电视剧里咬金子一样。老板沉默片刻,过秤后把谷倒进空舱角,装了三十斤红薯,系好麻袋口交给小伟。可能是太忙了,也可能见我是小女孩,老板没咬我的谷,直接称了倒在另一个船舱,称好红薯帮我提上岸,绑好在单车上。

  回忆讲述到这里,我故意卖关子,问爱人:“你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凡事将心比心,小伟的红薯多半是烂的。”爱人平和地笑了笑。

  是的,当小伟妈妈倒出那一麻袋红薯时,发现有七八坨鹅蛋大的干黄泥混合在其中。小伟妈妈拿起竹丫条,边追边骂他粗心骂他蠢,压着他去追那条已返归途的船。

  小伟知道追不上,躲在我家屋檐下哭泣。我想起往日他给我吃咸蛋腐乳的情形,忍不住跟他一起难受。我央求祖母拿了几个大红薯,塞进他的衣兜,祖母推着他的肩背:“大胆回去,告诉你妈,这是你追回来的红薯。”

  很多年后,我仍记得那天小伟妈一脸复杂的表情,有点欣喜感动,又有点愧疚难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板栗的寂寞
荡气回肠的精品力作
以心换心
人间已秋
衡阳餐馆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以心换心 2023-10-22 2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