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23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忆是家山

  ■贺辉才

  国画大师黄宾虹说过:“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此言不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有各的美。北方平原的辽阔,西部高原的厚重,南方丘陵的秀韵,东部山水的意蕴,皆令人向往。因为写生,我背着画板与画家们去过许多地方。三湘四水、三山五岳、黄土高坡、沙漠草原、长江黄河、高山雪域,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虽然与一般旅游者走马观花不同,我们会停下来观察,坐下来写生,一个地方至少几天。然而,时间还是仓促。即使我三上黄山、四去七渡、五上西山、十上南岳,也算不了什么,哪比得上家山是养育我二十二年的地方!我在北京近十年,也画太行山画黄土高原,但下笔时总是想着家山,所以画出来总是感觉秀韵有余雄强不足。而画南方地域特色得心应手,因为家山已浸透在骨子里沉淀在生命中。走过东西南北中,最忆是家山。

  我的家乡在耒阳的西南部,属于岭南余脉,是一个山区,大家都叫太平坳上。我的小山村叫太冲。所谓冲,是一种方言,指山谷中的平地。我那附近有很多带冲的村子,如板冲检冲山碧冲……其山脉连接五岭,呈南北状,故大小山头多南北走向,偶尔也有东西走向的。说南北走向只是整体上,因为重峦叠嶂,所以山头的走向是有变化的。山的形状也是不同的,这得益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先辈们大多是根据山的形状与动物形状相似而取名的,我村附近的山头就有龙形岭马伏岭牛形岭羊牯岭虎头山凤山。也有根据山的大小高矮而取名的,大岭上高岭上矮岭上,还有后背山等等。

  其实这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寄托,一种希望,一种想象力。那龙形岭还真是形神兼备,像一条巨大的卧龙卧在马伏岭与虎头山之间。龙头栩栩如生,两块扁平的巨石一上一下,似张开的龙嘴,两块略圆的石头像两只大眼睛。龙头朝西北方向,龙身向东南方向摆动,活灵活现生气勃勃。面对龙形岭,其右边是马伏岭,西南走向,马头朝东北。马伏岭与龙形岭中间是个小山冲,几块肥沃的沙土。龙形岭的左边是虎头山,两山之间隔了一个洞,这不是山洞的洞,而是山与山中间的开阔地。这个洞原来有一个山村名叫清水塘,村上头有一股大泉水,村的前面有一口大水塘,一条溪流往西北方向蜿蜒流去。后来在龙形岭与虎头山之间的山口处筑了一个大坝,移民了村子,建成了小二形水库,就叫清水塘水库。不得不佩服先辈们的眼光,有龙必有水,龙腾虎跃,这个地方一定会发展起来的,听说要建乡村生态旅游基地。

  俗话说:高山有好水。有山就有水,山清水秀。我喜欢听《血色湘西》的片尾曲《高山有好水》,歌词很美,“山重重,山青青,万峰腾龙气雄浑。水湾湾,水灵灵,千转百回流清纯……”,配上湘西滚动的十万大山画面,非常震撼,美不胜收。我的家山虽不及大湘西气势,而秀美灵气清韵诗性是相同的。

  清水塘水库也是水清清水粼粼,而从大坝喷薄而出的水形成一道气势雄浑的大瀑布,白沫飞溅,掀起一丈多的浪花,落下后,轰隆声在静静的山涧回响。这一动一静平添了几分神秘感。我小时候与村里的小伙伴最喜欢到这里玩耍。有十多个同龄人一起上山砍柴扯猪草,一路上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唱着不着调的歌。我们跨过石拱桥,穿过马伏岭半山腰,来到龙形岭与马伏岭的山口,这里有一块开阔地,前面还有清水塘水库下来的小溪流。每一次到这里就要停下来,小伙伴们把竹担一甩,先玩一会再说。通常是投坑,先挖一个坑,在距坑五米左右划一条线,参加者扯一小把草或砍一小把柴放在一起,然后依次站在划定的线后投石块,投中的算赢,赢得多的是玉开运满,我十有八九是送。还有打叉,用三根竹担上面扎紧,然后竖起叉开,比赛规则与投坑相同。哎呀,我也是送。同伴们嘲笑我姓送了。没玩够,再来一场水仗,就在清水塘水库瀑布下面的潭水边溪水中,群魔乱舞,尽情喊叫,任浪花在头上及赤裸的背上冲刷。玩累了,躺在大石板上晒太阳,用双手枕着后脑背,架起二郎腿,口上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惬意极了。突然有一个大人从这里经过,大喊一声:“你们还在这里玩呀!”伙伴们才赶快起来穿起衣服往山上跑去。太晚了,只得偷邻村的禁山,有时侥幸满载而归,皆大欢喜;有时机会不好,被人发现,赶快跑,悻悻而归,因为只是到禁山砍柴扯草也不是什么大事,也没人追究了。 

  清水塘水库的水一部分进入渠道,灌溉几百亩水田;一部分流入原来的溪流,并汇入象江河,汇入处位于我村东北方的不远处。我村位于象江河的上游,坐北朝南,象江河自南向北至村前折向东至庙下,再向北蜿蜒流去。

  说是江是河,其实就是一条溪流。村前的溪流上有三座年代久远的石拱桥,还有几座小石坝,涨水时洪水滚滚而下,撞击溪中巨石,冲刷溪的两岸,形成水的旋涡,野蛮而坚毅地冲破弯弯曲曲的溪岸阻挡而向东继而向北奔去。记得有一年特大洪水暴发,洪水像脱疆的野马,呼啸而下,冲垮两座石拱桥,冲垮大部分溪岸,破坏了不少水田。可到夏天没涨水时,这里成了我们伙伴们的天堂,承载着我们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小溪清辙见底,流水叮咚,小鱼在丝草间悠闲地游来游去,小鸟从树林里飞过来蹲在溪水中的石头上,小鸟的头一琢一琢的,像是寻找食物,又像是与游鱼对话,安静而和谐。小伙伴们来了,打破了平静,小鸟扇动翅膀飞走了,回到了竹林里,小鱼躲进了石洞里,只有那些胆大的鱼,无视玩童的存在,仍然在草间窜来窜去,殊不知,它们马上就会成为桌上的美餐。小伙伴们先是在水堰游泳,进而打水仗,玩够了,就准备抓鱼了,三人一组,或两人一组,在小溪寻找鱼。估计有鱼的地方,就用石块泥巴围起来,用桶把水弄干,那些躲在石缝石洞的鱼都出来了。这条溪流盛产一种特别的鱼,鱼长一两寸长,扁扁的,稍微有点窄,鱼身鳞细有银点子,我们当地人叫石湾鱼,学名是什么,我至今不知道。一家煎石湾鱼,全村都香。

  夏天的晚上,山村是静静的,我们小伙伴们就到石拱桥上,或趴在石栏上往下观看溪水中的游鱼,虽然月光照射,但仍然有点朦胧,时隐时现,很有意思。有时伙伴们躺在石桥上,脚架在石栏上,数着星星,有时流星划过,伙伴们即站起来大声欢呼。

  是小溪给予我们欢乐,是小溪伴随我们成长。我曾深情地写了一首关于乡村的难以忘怀的诗。《山村前的溪流》:“我是山村前的溪流,没有大河般的气势恢宏,没有大海般的波涛汹涌,只有绕梁婉转的流水叮咚。虽然不能藏下龙宫,却也能照见苍穹。虽然不能目睹亮丽市容,却也能感受古村韵浓,还有新貌新风。我是山村前的溪流,没有广袤平原的阡陌交通,没有皑皑白雪的四季冰封,只有流淌于错落有致的万岭千峰。虽然不能感受百舸争流的雄风,却也能映见流星划破天空。虽然不能倾听机声隆隆,却也记忆了掏龟的老翁,还有摸鱼的顽童。我是山村前的溪流,愿携无数清泉汇入大河大海中。我愿是山村前的溪流,愿用流水叮咚把山村振兴的消息传颂。” 

  我村后龙山不高,长满了竹子。南风一吹,竹尾往后摆,远看像额头的头发整整齐齐往后梳了一样,很漂亮。家山连绵有两千亩竹林,遍山遍野的竹林在暖风中摇曳翻滚,像波浪起伏的海洋。这竹海与小溪石板桥,还有千年古银杏,构成一道靓丽风景。

  然而,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屋后那片竹林。一到春天,竹林就成了小伙伴的乐园。屋后的那片竹林,那是童话般的记忆。竹林透着晨曦,小鸟已在喳喳叽叽。睡眼惺忪的儿伴,口哨突然响起,立马跑去竹林戏嬉。有人爬上了竹竿,有人在原地站立。小伙伴们用竹枝扎成秋千,扮着鬼脸洋洋得意,笑声在竹林回荡,惊动了一群山鸡。屋后的那片竹林,那是春天般的记忆。竹林露着笑脸,传递着春的消息。欢乐顽皮的儿伴,已憋足了勇气。吆喝声突然响起,誓与竹笋比高低。有人踮起了脚,有人在干着急。破土而出的春笋,像喝了催长剂。摘几朵艳艳的杜鹃花,配上妹妹的小花衣。屋后的那片竹林,那是蜜糖般的回忆,梦里经常演绎,心中总觉甜蜜。因为我的人生,就是从这里开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草市随笔
最忆是家山
祭唐群英文
“对写”之趣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最忆是家山 2023-04-23 2 2023年04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