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海强
10月27日,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官”履职评议正在火热进行中……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两院”)的14名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两官”)的履职情况进行评议。其中,市人大监司委关于全市“两官”履职评议的工作报告,披露要害“问题”,开出整治“药方”。常委会组成人员面对面对评议对象精准点评、提出建议。被评议的“两官”认真倾听、详细记录……
这是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探索新时代司法监督新路径,强化人大任后监督,促进司法公平正义的一个场景。
首次开展“两官”履职评议
如何加强对人大任命的司法工作人员的监督,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从建立“两官”执法档案到第一次开展“两官”履职评议,市人大的司法监督再度发力。
为强化对“两官”的任后监督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应用“访、查、听、评”等多种方式,在有效行使人大司法监督职能的同时,重点促进“两官”依法履职、公正司法,推动衡阳“两官”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正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市人大常委会必须依法履职,创新监督,筑牢最后一道防线。“通过‘两官’履职评议的司法监督新实践,我们实现了从‘任前’到‘任后’监督触角的延伸,让‘任前+任后’监督更加有机统一,更有效履行了人大司法监督职能,这也是市人大常委会依法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监督职责、反映人民群众呼声、促进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根据工作报告及14名“两官”当场报告的履职情况等,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审议、精准点评、提出建议。经常委会组成人员无记名投票,14名“两官”满意度测评结果均为满意。
列席当天会议的部分市人大代表对记者说,“两官”履职评议实现了人大司法监督从“任前”到“任后”的拓展延伸,让司法监督渠道更通畅,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覆盖更广泛,增强了“两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两官”司法为民和主动担当的意识。更让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了解“两官”司法工作情况,实现对司法权监督的纵深推进,必将有力推进法治衡阳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司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高效运行。
以评促改力求评议实效
对于每位被评议对象而言,履职评议是一次“照镜子”和“正衣冠”的过程,可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市人大依法督促其认真整改问题、提升司法水平,从而实现人大监督与人民期盼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树立司法廉洁、公正、高效的形象。
正如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负责人所说,此次评议并非“挑刺”“找茬”,而是以这种监督形式,为法检“两院”提供了一次检视队伍、发现问题、推动工作的契机,推动“两官”队伍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
被评议对象、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计册坦言:“此次‘两官’履职评议好比做了一次‘体检’,既查摆了问题与不足,也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
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负责人表示,此次市人大常委会对“两官”履职的监督,是对“两官”工作的一次考量,不仅对提升评议对象的专业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还在“两官”群体中形成了良好效应。
接受评议的法官和检察官纷纷表示,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坚决落实履职评议工作要求,增强公仆意识,明确改进方向,提高履职能力,树立良好的司法形象,把履职评议成果转化为推动法检“两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善始善终,方得实效。针对评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满意度测评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要求“两院”和评议对象认真整改,通过顶层设计、制度优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将此次履职评议结果及评议意见,作为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两官”的重要依据。“我们会跟踪督办评议对象的整改工作情况,增强司法监督实效,确保‘两官’履职评议工作有结果有成效。”市人大监司委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