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钱辉)小葡萄成为主产业,开启了村民的致富大门。8月2日,记者走进常宁市曲潭街道大屋村葡萄种植基地,只见成片的葡萄园映入眼帘,一派繁忙喜悦的丰收景象。
邓志余是村里葡萄种植能手,种植经验丰富,从攀援支架、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田间养护到病虫害防治,在他的悉心呵护下,一颗颗葡萄圆润饱满、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凭借高甜的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这就是近两年兴起的网红‘阳光玫瑰’,目前市场非常走俏,这个大棚就能卖20多万元。”邓志余高兴地说道。
地处常宁城郊的大屋村有20年的葡萄种植历史。葡萄基地紧靠潭水河,有河水滋养,土质沙绵,气候适宜,这里的葡萄质量上乘,深受客户青睐。近年来,大屋村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致富为目标,采用党员工作队员示范、群众跟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以发展葡萄产业为主线,种植阳光玫瑰、辽峰、夜美人、红地球等优质葡萄品种,推动葡萄产业提质增效,使得大屋村葡萄成为远近闻名的靓丽名片。
“全村540余户有近一半参与了葡萄种植,种植面积600多亩,有数十个品种,年产值达600多万元。”大屋村党支部书记李红峰表示,下一步,村两委将延伸农文旅产业链、拓展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丽产业,形成集休闲观光、游玩采摘于一体的产业链,有效促进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