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市十五届人大九次会议共收到议案、建议共246件~~~列为大会议案
~~~——热烈祝贺衡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胜利闭幕
~~~市人大常委会表彰2020年度代表优秀议案、建议及办理先进单位
~~~——访市人大代表周爱国
市人大代表罗吉政建议:~~~
市人大代表冯丽筠建议:~~~
市人大代表李兰英等建议:~~~
市人大代表柏运生建议:~~~
刘新华等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人大代表张继红建议:~~~
市人大代表王利民建议:~~~
2021年01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人大代表李兰英等建议:
乡村生态旅游需高起点规划精准定位

  ■谢小青

  目前,我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依托乡村生态旅游的扶贫机制日渐成熟,乡村生态旅游的社会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但模式单一、文化内涵单薄、基础设施差等问题制约着我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对此,市人大代表李兰英等建议,树立精准定位的理念,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可能发挥效益的地方。在全市范围内明确哪些地区能够推进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哪些地区不具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避免陷入重复建设的误区。同时,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坚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与农村产业结构规划协同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步进行的思路,加强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沟通联系。

  李兰英等认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落脚点还是在村一级,要围绕通过乡村生态旅游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重塑旅游主导的村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延长产业链,统筹策划景点、餐饮、住宿、体验等旅游产品和服务。

  完善基础设施十分有必要,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以乡村道路建设为重点,改扩建通往乡村旅游集聚区和乡村生态旅游点的道路连线;完善乡村旅游点的外部旅游交通标识和道路指导,加强乡村旅游点环境的净化、美化力度,解决游客急需的停车、购物、游客咨询接待、厕所、通信、垃圾收集等问题。

  在新一轮景点策划上,要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区域内现有乡村自然文化景观为基础,将本村的乡土文化、厚重历史、古迹遗存、民俗风情、地方美食等根植于乡村生态旅游中,增加旅游的文化品味和魅力;完善农村产业结构,培育以当地农产品加工为龙头的企业,为旅游者提供多样化的旅游商品;探索发展精品民宿等旅游新业态,以此撬动乡村旅游体验升级。

  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平衡好政府、投资者、村民特别是贫困群体的利益关系,使村民主动参与旅游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自觉维护乡村环境,使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加快打造省域医疗副中心城市” “推进垃圾分类及科学处置”
服务大局担使命 奋力开启新征程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被评为优秀议案
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重视粮食生产 保障老百姓的“粮袋子”
尽快理顺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体制
乡村生态旅游需高起点规划精准定位
将白沙镇打造成中药材特色小镇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助推乡村振兴
改进全市农村中小学厕所
乡村振兴 教育先行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乡村生态旅游需高起点规划精准定位 2021-01-22 2 2021年0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