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里不但是湘南起义的指挥中心和主战场,有着众多的抗战遗址,还孕育了朱德和伍若兰一段至死不渝的革命爱情。
为激励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政治本色,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党史、知党史、感党恩,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人心,使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入脑入心、代代相传,耒阳市委于2019年制定了《耒阳市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切实加强对革命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加强对红色文化研究和宣传的力度,致力于打造耒阳人民的精神家园,助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一方面在展示耒阳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做好整合文章,既展示出耒阳的人文底蕴、秀美山川,又将本地的重要革命遗址有机整合实现连片发展,推动“红加绿”“研学游”产业链的形成,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环境。综合考虑思想内涵、历史意义、文物(旅游)价值、艺术定位等因素,做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城乡规划以及交通、环保、旅游、文物、文化等专项规划的衔接。推动红色文化与绿色农业、民宿建筑、湘南风情等领域的开发融合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的红色文化传播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产业和品牌,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理顺和健全红色文化管理提质与运行机制,加强部门和地区间的互联互动,推动红色文化与科技、旅游等融合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提升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水平,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捐助红色文化建设,增强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耒阳市委党校立足实际,从干部教育培训的职能出发,多方整合资源,大力推动党性教育课程开发,力争将耒阳市委党校打造成衡阳地区乃至湖南省的一个党性教育品牌。一方面与耒阳市委组织部、市党史研究室、市文旅广体局、湘南监狱等单位合作,根据党性教育要突出“直观性、互动性、感染力”的要求,联合开发了“廉政勤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宗旨教育”“作风建设”“警示教育”“企业党建”和“社区党建”等党性教育课程和现场教学点,形成包括“革命斗争史”“创业奋斗史”和“耒阳人文史”等具有耒阳地方特色的党性教育课程模块,如:依托培兰斋、谢维俊故居和耒阳市烈士陵园等已投入使用的党性教育基地开发了《雪山名将谭冠三》《一朵永不凋谢的兰花》《一代英豪伍中豪》《学铁超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党员》《井冈山从这里出发》《万名农军上井冈》等一批现场教学精品课,大大提升党性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积极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湖南省委党校、衡阳市委党校和其他兄弟县(市)党校开展合作办学,通过挂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耒阳教学点”“耒阳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教学基地”等形式整合本地、井冈山、江西、湖南等地区党性教育教学资源,以“湘南起义指挥中心和主战场”和“井冈山会师出发地”等为重点,精心谋划红色教学设计,与江西、井冈山和湖南丰富的红色资源形成体系,做到优势互补,丰富拓展党性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耒阳市委党校的党性教育课程已初成体系,参训人员反馈效果显著,形成区域品牌后不但能促进干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更能在耒阳社会经济转型中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