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共衡山县委党校认真贯彻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持续在“谁来办、训什么、谁来训、怎么训、训得好”五个方面发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获评全县目标管理优秀单位,2018年成功创建“省学员管理示范单位”,2020年获得第三方绩效评价优等。
一是坚持党委办校,在“谁来办”上发力。县委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将党校工作纳入县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列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内容;党校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干部教育培训经费自2017年起专项预算100万元,维修改造资金视实际需要列入政府采购预算;2019年机构改革后,领导职数增加教育长一职,内设机构由3个拓展到6个,校委班子成员实际参公对待,并固定列席县委常委班子理论中心组学习,教职员工全部享受公车改革补贴。
二是坚持教学为重,在“训什么”上发力。科学统筹、定量设计主体班教学计划,坚持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心,开设习近平经济思想、民主政治思想、法治思想等系列课程;同时,兼顾衡山特色红色资源,在县档案馆开辟党性教育基地,开发《毛泽东考察衡山农运的十天九夜》《衡山朱凤毛泽建》《衡山的巴黎公社革命》等精品党课10堂;此外,在能力培养和相关知识学习方面,针对性开发有关领导艺术、党风廉政、心理调适、团队协作、矛盾调解、公文写作、执行力落实等课程。
三是坚持标准从高,在“谁来训”上发力。注重教师授课实效,坚持以外请省市党校教授、副教授和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的县、乡和科局领导讲课为主渠道,县委副书记(第一校长)、组织部长做到所有主体班分别参加开班、结业典礼并为学员上党课,走上党校课堂县级领导持续增加,每年领导讲课课时超过总课时的30%。同时,注重提升自有教师水平,组织开展新课备课、试讲、评课等活动,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党校师资班进修,3名校委成员带领5名教师一道走上讲台。
四是坚持制度建设,在“怎么训”上发力。按照行政管理类、教学科研类、后勤保障类、党的建设和纪检监察类四大类,完善优化32项内部管理制度,形成《运行规则》,教职员工岗位职责明晰,教学教研依规办理,学员管理更趋规范;并创新主体班培训措施,晨读国学经典,课前齐唱红歌,结业典礼分组汇报调研成果。
五是坚持阵地建优,在“训得好”上发力。近三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200万元完成梯形教室、公寓楼、食堂维修改造,现有综合楼、梯形教室、学员宿舍、公寓楼、食堂各1栋,梯形教室可容纳290余人参训,三个小教室每个可容纳60余人参训,食堂可容纳300余人同时就餐,宿舍可容纳100余人同时住宿,会议室、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辅助设施功能比较完备,空调、电视、热水器、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施齐全,信息网络畅通,校园环境优美、干净卫生,红色文化氛围浓厚。2016年以来,举办中青班、科干班、基层党组织书记班、精准扶贫班、发展对象班、政冶建设班等各类培训班45期8000余人,来校参训学员信仰得以坚定,思想得以升华,能力得以提升,在衡山经济社会发展战场上发挥了更强的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