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8月06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常宁市西岭镇石山村:
搬出“石头山” 住进“美丽示范村”
  ■本报记者 莫雄飞

  走进常宁塔山西岭镇石山村,美景俯首皆是:一幢幢白墙灰瓦的新房在青山绿水间拔地而起。安置小区旁,水清岸绿,流水潺潺;百亩荷园里,荷叶随微风轻舞,鱼儿在荷下嬉戏。竹园里、果园旁、公园内……游客徜徉其间,不时发出阵阵惊叹:真美啊!

  “以前这里到处都是石头,村民住的都是土坯房,如今村里花红树绿有新房,家家户户还用上了自来水。”“以前全村1100多人只有200亩水田,人均不到两分田,而现在家家户户都干上了特色种养,还有可供村民和贫困户生产的产业园和加工车间。”“以前这里是有名的省级贫困村,被村民自嘲为‘石头村’,如今已经评上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张秋生如此介绍石山村的惊人变化。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挖掘生态旅游潜力,走好这‘三步棋’,是石山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关键。”村支书李伦玉说。

  石山村位于常宁市东南部,属大义山脉山区,由于地势较高山上多岩石,土地贫瘠资源缺乏,多年来一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想脱贫,第一步就是要让贫困户搬出大山。2016年,西岭镇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重点项目,其中就包括石山村28户91人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可是真正到了要拆除危房、实施搬迁工程时,许多村民却极力反对。为此,村支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走家串户做群众思想工作,3天时间就拆除全部旧房150余间13000余平方米,为安置点建设腾出了地方。2017年4月,石山村安置点的贫困户全部顺利搬迁入住,彻底告别了“穷窝”。

  住进来,还要能留得住,能致富。根据安置点的区位和资源特色,村支两委成立“石山生态种养合作社”,带头新造复垦油茶林、流转土地种植水稻、养殖家禽,为贫困户产业发展铺路。并通过枳壳园、果园、菜园、荷园、药材园、养殖园“六园农业”来打造品牌,同时拓宽发展休闲旅游项目。目前,已打造出石山地质公园、幸福竹园、百亩荷园等休闲旅游项目。

  早已脱贫的贫困户李伦述告诉记者,早些年家无积蓄,他既要照顾年老多病的母亲,又要供上大学的儿子念书,家庭负担重、压力大,2014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乘着扶贫政策的东风,李伦述的房屋借助危房改造政策被修缮一新。同时,他还参与了常宁市金融扶贫“四方统贷”,每年按比例分红。“国家政策好,但关键还得靠自己。”李伦述主动加入了石山村种养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务工增加收入,自家还种植了枳壳、玉竹、油茶,承包了鱼塘。如今李伦述的儿子在外读博,可享受每月3000元的国家补贴,加之各项产业扶贫及补助,他家一年的收入翻了几番。

  李伦述的脱贫经历带动了村里其他贫困户,他们也纷纷加入合作社,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发展种养产业。

  近年来,石山村依托土壤的资源优势,围绕“一村一特、一组一品”的发展目标,聚集种养业、加工业及旅游业,不断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该村贫困户于2016年底实现全面脱贫摘帽。 

  2018年,石山村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并被列为“衡阳市同心美丽乡村”。今年,石山村还将围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交通道路等方面做好进一步统筹规划,积极推进更具石山特色的乡村生态游,带动村民走向致富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习近平就黎巴嫩贝鲁特 发生重大爆炸事件 向黎巴嫩总统奥恩致慰问电
城西污水处理厂 三期扩建工程加快推进
奔着问题去 抓住问题改 坚决夺取创文工作的最后胜利
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 带着情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黄贡椒获“中国十大名椒”称号
衡阳勇士上榜7月“湖南好人”
搬出“石头山” 住进“美丽示范村”
南岳全域擂响“百日攻坚”战鼓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搬出“石头山” 住进“美丽示范村” 2020-08-06 2 2020年08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