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市委宣传部四级主任科员)
涉疫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稿件频频出现在“学习强国”全国平台首页,不仅凝聚了共同抗疫的力量,也传递了衡阳人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抗疫精神。
自2019年1月1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以来,便成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我市积极探索“四学”模式,全市“学习强国”学员用户不断增加,学习活跃度不断提升,学习效果日益显现。
一、领导干部“领”学
领导干部是学习使用“学习强国”平台的“领头雁”。我市广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将观看“学习强国”专题片引入集体学习,把“学习强国”平台的权威解读与交流研讨相结合。7月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观看专题片《民法典: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一)被彰显的私权保障》,聆听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对《民法典》的权威解读,“学习强国”平台的引入,使得中心组的学习更有高度有深度。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宣传部门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平台,把平台视频会议功能作为召开会议的“神器”,各县(市)区委宣传部纷纷跟进。我市的涉疫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稿件频频出现在“学习强国”全国平台首页,不仅凝聚了共同抗疫的力量,也传递了衡阳人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抗疫精神。
二、共青团员“跟”学
广大团干、团员青年为打牢信仰信念的思想理论“根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紧跟党员干部,高度重视“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及推广工作。今年5月,团市委专门召开我市“学习强国”平台共青团学习组工作推进会,发动全市大中专院校的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青年团员加入学习。衡阳技师学院第一时间召开“学习强国”共青团学习组工作部署会,从各学院各部门挑选优秀干部担任学习管理员,结合宣干、网评员等队伍配备通讯员、评论员,做到工作有人做、部署有人传、舆论有人引。当前,全市共青团学习组学员人数超过3万人,学习活跃度达90%,共青团员的加入对全市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社区干部“助”学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学习强国”平台使用的基础。我市广大社区干部主动作为,帮助社区老年党员学习使用“学习强国”平台。高新区杨柳社区在便民服务中心开展“学习强国”APP推广学习使用活动,把社区党员召集在一起,手把手教党员们下载、安装、注册“学习强国”APP,社区干部和“衡阳群众”志愿者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提供“送学上门”服务,让“学习强国”APP走进全部党员家中。现年60多岁的退休党员王伯伯,在社区“衡阳群众”志愿者的耐心指导和示范操作下,很快就能灵活使用“学习强国”平台了。“‘学习强国’平台可以看新闻、听广播、看视频,自从开始学习‘学习强国’后,晚上孩子们回家,还能和孩子们聊上几句,与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这在我们老年人中很受用。”
四、主题公交“载”学
我市公交部门发挥自身辐射面广、贴近群众的优势,大力推动“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使用。南岳区选择站点多、客流量大、穿越主城区的1路公交车,在全市率先打造了首条“学习强国”主题公交专线。“学习强国”主题公交车以“中国红”为主,配以醒目的“学习强国”文字,登上公交车可以看到驾驶位上下挡板、上下车区、座位后背、车厢顶侧、16个吊环等位置均张贴着“学习强国”平台宣传标语和下载二维码。在下车车门和车厢刊板的醒目位置,还注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内容,整车呈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行走的“学习强国”也成为南岳区最具影响力和关注率的线路之一。今年88岁的乘客唐先生,是一名有着61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学习强国”的忠实粉丝。他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学习强国”上听音频、看新闻、答问题,他说“今天踏上这趟车觉得很兴奋也很亲切,主题公交车学习氛围浓厚,坐一次车,受一次教育,坐车时间都显得不那么漫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