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衡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以平常心看待财富,“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这应该就是纪检监察干部快乐生活、努力工作的真谛所在。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孤独是常态、清贫是常识、斗争是常新,一定要律心律行、砥砺品格、净化自我,把习惯孤独、享受清贫、坚定实干作为自己的品格追求,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习惯孤独,处宁静以致远。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从不孤独。但必须看到,在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大背景下,仍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腐败问题树倒根存。纪检监察干部在履行职责时承受压力、陷入孤独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一是要在孤独中把准方向。要善于把适应孤独、习惯孤独的过程,变为沉淀智慧、丰富内涵的过程,变为增强定力、行稳致远的过程。要始终坚定信念,坚守正道,顺应大势,勇敢地拿起利剑,毫不犹豫地阻击逆流。二是要在孤独中提升本领。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我们理所当然要从无意义的社交活动中抽身出来,与孤独做密友,静心学习,沉心铸剑。三是要在孤独中筑牢防线。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孤独当成一堵防火墙,对亲朋戚友的非分请托坚决说“不”,对各类人情羁绊勇于硬下心肠,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免受干扰,涵养正气,做到水火不侵、俯仰无愧。
享受清贫,去私念以存真。在我们这些纪检监察干部脚下,从来只有兴党之职、为民之道,那些靠权力寻租获取个人财富的行为,从来都是见不得光的暗道,必将承担恶果的邪道,与其“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不如正心诚意,克制欲念,享受清贫。一是要甘守清贫之道。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孟献子,权倾朝野但为政清廉。这种以贤为富的高尚品格让人折服。四川省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徐大勇参与办理大案要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但个人生活清贫,离世时家庭的“大笔存款”仅2200元。无论是孟献子还是徐大勇,或许都不缺谋求个人财富的机会,但他们志不在此,而是有着更高更远的精神价值追求。二是要追求清贫之乐。我们所追求的清贫之乐,是节制物欲之后的简单生活,不图锦衣玉食,不慕豪车豪宅;是戒除浮躁之后的淡然知足,不攀比、不钻营,不怨天尤人、不自轻自贱;是律心律行之后的不怒而威,内心坦荡,正气充盈。以平常心看待财富,“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这应该就是纪检监察干部快乐生活、努力工作的真谛所在。三是要安享清贫之福。在这个世界上,有更多比不义之财更值得珍惜的东西,比如自由、亲情、名声等,它们才是支撑幸福的根本。
坚定实干,激浊气以扬清。纪检监察干部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大课题,唯有坚定实干,激浊扬清,方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一是要切实强化担当状态。担当源自忠诚。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干部,要旗帜鲜明、心无旁骛,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捍卫党的领导。担当系于宗旨。要始终把人民利益当做最高利益,把民心所向当做工作导向。担当需要奉献。我们理应为生命中能拥有这种独特印记而倍感自豪,理应认清“心之所善”。二是要始终保持工作状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善于负重,瞄准净化政治生态、服务发展大局、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等目标任务,紧扣执纪监督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双重职责,时刻保持战斗状态,一声令下,雷霆出击,击则必中。三是要充分体现斗争状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都是冲锋陷阵的勇士和尖兵。发现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不力的现象,要坚决爆破堵点、打通肠梗阻;面对腐败分子和不正之风,要敢于果断亮剑、刺刀见红;针对自身思想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要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在这场清顽瘴、除痼疾、铲腐败的持久较量中,我们一定要拿出更加顽强的意志、更加有效的策略,寸土必争,寸步不让,战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