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去哪了?”太阳去“流浪”了。
最近,电影《流浪地球》大火,吐槽连绵阴雨天气的人们纷纷在网络上打出“流浪太阳”的标语。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也真切地反映出当前的天气状况。而气象数据显示:这个冬季确实有些不一样,去年12月的阴雨天更是创下了67年来的极低值。
阴雨天数创下历史极值
这段时间,关心科幻、爱看《三体》的人特别多。市气象台的气象预报员笑着说,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不管天晴下雨,太阳离地球总是那么近、那么远,只是这段时间衡阳上空一直有“乌云”遮住了太阳。
通过查询市气象台的气象数据库可以发现,这个冬季的日照时数和阴雨天数,一个少得“可怜”,一个多得创下了历史记录。而这两个数据,都跟我们“看不到太阳”密切相关。
数据显示,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2月18日,衡阳的日照时数为56.4小时,仅为历年同期的28%;阴雨天数为55天,比历年同期多了20天。
市气象台专家进行大数据比对发现,2018年12月份的日照时数为22小时,是1951年衡阳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低值;阴雨天数长达24天,是1951年以来最多的一个月。
省气象台也发布消息指出,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2月18日,湖南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仅64.7小时,约为历史平均日照时数198.1小时的三分之一,是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1974年同期为94.8小时,第二低值)。
冷暖气流活跃是持续阴雨的“元凶”
入冬以来,衡阳一直都是雨、雨、雨……
市气象台的记录显示,2018年12月仅有16日至18日三天没有下雨,今年1月份也仅有22日、23日、24日和27日有日照。
湿答答的天气,真是烦透了,衣服总是晾不干,空气也总是凉飕飕的。套句网络语来说,这到底是“什么鬼”?
很多人表示疑惑,不是说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全球气温升高吗,可为何衡阳越来越冷?是不是有某种因素导致气候突变?
“气候并没有出现突变。只是大家已经习惯了暖冬,对于南方冬季正常的阴雨、湿冷天气反而不适应了。”市气象台台长陈德桥解释说,阴雨寡照本就是南方冬季的气候特点,只是这次表现得更突出了一些。
到目前为止,这个冬季衡阳只下了两场雪,分别出现在去年12月、今年1月,且雪量不大。降水也不多,以小雨为主,偶有中雨。
再看气温,历年12月1日至2月18日平均气温为6.0℃,而2018年12月的平均气温为7.3℃,差别并不明显。也就说,实际气温并不是特别低。
陈德桥说,大家之所以感觉“今年冬天特别冷”,一个是因为空气湿度大,容易“冷到骨子里”,另一个原因是昼夜温差大造成的“错觉”。有记录显示,2月6日昼夜温差竟达到了惊人的21.1℃。
“当前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是高空环流波动。衡阳上空的冷暖气流都很活跃,两股‘力量’交锋激烈,所以导致阴雨天气持续。”陈德桥指出,衡阳表现出来的区域性天气变化,并不代表整体趋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趋势依然没有发生变化。
气象专家预计,未来一周湖南大部分地区持续阴雨天气,包括衡阳在内的湘南雨量明显偏多,持续阴雨仍是近期衡阳天气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