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64个社区先锋阵地建设为主,以整合各类驻区单位的场所资源、拓展域外各类基地为补充,建好“先锋阵地”。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并建立党建联系会和群团联合会,构建区域党建利益共同体,筑牢“先锋堡垒”。引导党员到“先锋家园”报到、参加活动、认岗领责、接受监督,打造“先锋队伍”。开展各类服务,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展现“先锋形象”。目前,全市先后有5.3万名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到“先锋家园”亮身份、作贡献,有30余万余名居民群众直接受益。
在我市雁峰区先锋街道沿江社区,有家只对志愿者开放的微店。社区会给每位志愿者发一张“微店能量卡”,每次对志愿者们的服务活动都会进行认定登记,每1个小时记为5个积分,志愿者可以凭志愿积分在店内兑换肥皂、牙膏、洗衣粉、被子等14种日常生活用品,以此创新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志愿者张哲闻说:“微店的设立对我们志愿者有一个很好的激励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积攒积分,兑换到更多的奖品。同时提升了我们志愿者服务的趣味性、积极性,增强了凝聚力。”
先锋街道各社区结合地处市中心老城区商业圈的优势,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红色商圈”党支部。通过引导辖区内党员到“先锋家园”学习、到“先锋家园”活动、到“先锋家园”服务、到“先锋家园”奉献,以“家”的理念提升认识、凝聚人心。
在雁峰区黄茶岭街道衡常村社区,有一支47名党员组建而成的社区文艺队,文艺队队长万龙带领着队员们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教居民唱歌、跳舞、学知识,利用各种文体活动向居民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支文艺队伍走进社区的大街小巷,为居民送去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节目,营造出欣欣向荣的文化氛围,提升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内涵。
如今,随着“先锋家园”平台的创建和推进,我市已基本形成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而后还需城市基层党组织共同发力,结成目标同向、措施同步、工作同进的区域化党建“大联盟”,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基层共治”的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
筑牢“先锋堡垒”
打造“先锋队伍” 展现“先锋形象”
■本报记者 李怡筱